剛才他走來的時候,看的每一眼、見到的每一件物品、此刻都在他的心中,被複原在四周應有的位置上。
那是一條人流來去的長街,那是兩排生意繁忙的店鋪,有的雕樑畫棟,有的古色古香。
此刻在沈淵的心中,周圍所有的一切都在飛快地變幻。這條街上的情景、那個乞丐菱角死去位置、還有那個裁縫吳四娘店鋪周圍的街景、正在他的腦海中交替閃動!
最終,三個一模一樣的東西,在沈淵腦海中的三個場景裡,竟然出現在同一個位置!
;聚恆昌錢鋪!
在死去的那個乞丐經常討飯的位置對面,在吳四娘裁縫鋪的斜對過,在那個夥計工作的皮貨店對面,居然有著一模一樣的三塊牌匾!
&np;lip;&lip;找到了!
&np;lip;&lip;
沈淵毫不猶豫地拔腿就走,至始至終他都沒有抬起頭來,再看一眼那個;聚恆昌錢鋪的牌匾。
當他快步走在長街上時,沈淵很快就在記憶裡,找到了這家錢鋪的訊息。
這是一家徽商錢鋪,它的分號遍佈整個揚州城&lip;&lip;這是他們沈家氏族的產業!
&np;lip;&lip;
當他們回到家裡,沈淵首先把查到的結果告訴了藍姑娘他們三位。
當他們三個人聽說,這十六個人都是工作、或者生活在徽州錢鋪的對面的時候,自然是極為震驚。
藍姑娘聞言低著頭考慮了一番,向沈淵問起了其中的原因。看她的表情,好像已經隱隱猜到了什麼。
這時的沈淵抬起頭,看著漸漸灰暗下去的天空,若有所思地說道:
;如果他們都是因為對著錢鋪被殺的話,那就說明,他們的身份並不像是露出來的那樣簡單,他們本身就是一群特殊的人。
這裡說的徽州錢鋪;聚恆昌,實際上差不多就是私人銀行。在明代這個時期,錢莊和票號還沒有大行其道,所謂匯通天下的銀票,也還是處在萌芽狀態。
這些徽州錢鋪全都是由徽商開辦的,他們經營的業務就是用銅錢兌換銀子、或者用銀子兌換銅錢。除此之外還有黃金的匯兌和購買,這在古代是一樁非常大的生意。
因為在民間所用的銀子,通常會由整錠整塊變得越來越細碎。銀子作為貨幣流通出去的時候,上面是沒有面值的,所以花銷的時候需要剪開,才能以合適的重量付給別人。
就因為這個,所以一般富裕些的家庭都有夾剪,就像是後世的大鉗子一樣,可以把銀子剪開。同時這樣的家庭裡還會有;戥子,就是用來稱量銀子重量的小秤。
所以古代上經常出現的;散碎銀子就是從此而來,這些銀子作為流通貨幣,收下它的人不僅要關注它的重量是不是夠足,同時還要看它的成色是不是夠純。
所以這個時代的買賣人,全都有看一眼銀子、咬一口或在衣襟上擦一擦,就能判斷銀子純度的本事。
至於錢鋪的職能,假如說你有一大堆散碎銀子,想把它熔鑄成元寶。或者把五十兩一錠的銀子兌換成五錠十兩的,那你就要去找錢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