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第一狂士> 第1423章:汙濁一片名利場、來了沈郎、換我平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23章:汙濁一片名利場、來了沈郎、換我平趟 (1 / 2)

在這之後沈淵從王府裡出來,又是直奔徽商會館去見族長……之後又是趙宏圖的官驛,和趙巡撫好一通聊。

徽商會長沈玉樓的態度也和王府相差無幾,向沈淵表示了毫無保留的支援,當然沈淵心裡清楚得很,這是他們以為自己要到南方去做官的原因。

等到沈淵終有一日,露出不臣之心的時候,說不定支援他的這兩夥盟友還會產生什麼變化。

所以這種支援,終歸也是有限度的。

至於趙宏圖那邊倒是聊得比較久,這位巡撫大人知道沈淵新官上任,雖然沈淵在治理地方經濟民政上都很有見解,但官場上的規矩和心得,趙巡撫還是不厭其煩的向沈淵傳授了好一陣。

這裡面主要就是集中在承宣布政使司(簡稱藩司)提刑按察司(長官簡稱臬臺)都指揮使司(簡稱都司)之間的關係。

簡單來說,就是沈淵的藩司既然管著地方上的財政,屬於掐著錢袋子,所以要沒有大的衝突,臬臺和都司都是會合作的。

在這種大家一團和氣的情況下,不管是案件的審理還是軍隊的調動,只要沈淵開口,那兩個衙門也會積極配合。

但這也分什麼情況,比如說沈淵這個布政使和其它兩個衙門的主官鬧起了矛盾,形成了嚴重的對立,那就不好辦了。

到時候沈淵無論是想幹預地方上的司法,還是涉及到士兵的調動,全都要公事公辦,人家要是不願意合作,會拿出一百種方法來推搪。

在這種這種情況下,沈淵想要推行政務就非常困難,因為不管是稅務和民政,都會涉及到地方上的官司……有的時候沒官司都會給你弄出官司來。

更何況地方上要是一旦有點風吹草動,你就必須要調動士兵才行,而那些兵你要是使喚不動,那你這個布政使大人的命令,就連省城都出不去!舉個例子說,沈淵要改革某項稅制,結果在鄉間收稅的時候,稅吏和被收稅的老百姓打起來了,後果並不嚴重,只是造成了輕傷。

但是這個官司到了提刑按察司的手中,就有可能把執行沈淵命令的稅官先抓起來再說。

然後只要地方上上報,說某地鄉民暴力抗稅,若不派兵彈壓新稅制就無法施行。

人家就能把你設定好的法令,原封不動地堵回去。

而沈淵這個時候想往外調兵也調不動,同時因為稅官被抓,其餘的稅官叫苦連天,又使得政策無法繼續向下推行。

甚至給你辦事的人被抓起來,也會直接影響沈淵的聲譽……這就是和兩大衙門的主官不合,造成的直接惡果。

當然了,沈淵這個承宣佈政使也有辦法反制,但是這些手段無論是參奏這兩大衙門的下屬,上表京師指責都司臬臺尸位素餐,都夠他們喝一壺的。

但這種做法卻解決不了問題,屬於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完全是得不償失。

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沈淵要不就把自己這省內兩司的主官死死掐在手裡,讓他們沒有翻身之力。

要不你就不要把關係搞僵,想辦法和他們同流合汙,不然你是無法幹成任何一件事的。

……趙宏圖說了半天,這還僅僅是省內三司之間橫向的關係,這裡面還涉及到地方上盤根錯節的利益牽扯,還有與上官之間的關係如何……真要論起來,可就不是三句兩句話能說完的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