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沈淵和行知大師他們走到這裡時,發現這裡居然人來人往,是個極其熱鬧的所在。
在他們面前寬大的門楣上,還掛著一個金碧輝煌的牌匾,上面寫著:“敕建火德真君廟”。
“這是火神廟啊?”
沈淵他們疑惑地看了一眼周圍,然後便向著火神廟裡走了進去。
……這座火神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一直流傳到今天,向來香火極盛。
由於這廟是唐朝貞觀六年建的,距離大明萬曆有一千年之久,所以在京師裡又有“先有火神廟,後有京師城”這一說。
然後就在萬曆廿五年,皇宮內的三大殿一起著火被盡數焚燬,萬曆連忙修繕了火神廟,以示自己惹不起這位大哥。
所以這廟的牌匾上,才會多了“敕建”兩個字,有這倆字兒就代表這間廟宇,是皇家下令修建的。
等到進了火神廟,裡面是輝煌壯麗的一座大殿,在門口還懸掛著一副對聯。
上聯是:“菽粟並資仁,功成既濟。”
下聯是:“槐榆分佈令,序美惟修。”
這對聯寫得讓外行人看起來,完全不像是火神廟的對聯,因為一點兒煙火味兒都沒有。
沈淵看見這對聯,心裡就暗想:這要是讓龐寶強來寫,那肯定上聯是:“來了趕緊磕頭,要不燒你丫的。”
下聯是:“走了留下香油,不然片瓦不留!”
這才是老百姓能看懂的風格嘛……沈淵一想到這裡忽然愣了一下,還回頭看了一眼行知大師。
大家還沒明白怎麼回事兒,隨即就看到行知大師的臉上,也是一副苦笑的模樣。
原來行知大師就不該進來……這火神廟供奉的是火德真君!人家那是道家的神仙,你一個和尚沒事往裡跑,要讓裡面的道士看見了,會不會覺得你是來踢館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行知大師要是真想踢館的話,只怕天下沒哪個武館能招架得住……沈淵心裡一邊想著,一邊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尋找那個白衣女子的蹤跡,繼續往裡走。
其實戲都是他編的,他心裡當然不會太過緊張。
不過沈少爺這副悠閒的樣子,被神眼巫鸞看見後,卻忍不住在心裡暗挑大拇指。
要說這位沈寺卿,不愧是破案如神的人物!你看看人家,居然一點兒緊張的樣子都沒有,那副悠閒的模樣裝得多像!大家也裝作若無其事的模樣分散開來,在附近一邊裝作觀賞景緻,一邊尋找那個白衣女子。
一直走到後院第三進的一間偏殿,沈淵看到有白色的裙角一閃,就知道那個女子是進偏殿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