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淵的遠征艦隊中,同時還有八艘體量與崑崙級戰艦絲毫不差的遠洋補給船,也將隨艦隊一起遠征。
這八艘遠洋補給船的任務,是隨船攜帶大量的淡水與燃煤、糧食和彈藥,隨同艦隊補充給養。
這八艘補給船也是由沈淵親自命名,分別是:“捕風、捉影、撫琴、鼓瑟、批亢、搗虛、抱殘、守缺一共八艘,一千五百噸級的鉅艦!在這之後遠征艦隊中,還有兩艘一千噸級的工程維修船。
上面攜帶著大量的替換零件,維修裝置,起重吊裝機具,甚至是登陸時需要鋪設的臨時棧橋。
然後就是兩艘八百噸級佈雷艦:驚濤號、巨浪號。
這兩條船上各自攜帶著大量沈淵最新研發的水下錨雷,是專門來封鎖敵人港口與水道用的。
之後還有一艘六百噸級醫療艦“扁鵲號”,一艘六百噸級水文氣候測量船“張騫號”,隨同艦隊一起出發。
同時還有十六艘蒸汽動力高速偵查艇,這些偵查艇上全都攜帶著蒸汽機鍋爐作為動力,但是卻異常小巧,只有十八米長。
這些小船航速飛快,火力迅猛,是船隊用來偵查和通訊的。
他們由於自持能力遠達不到遠洋航行的程度,所以長途航行需要由戰列艦拖帶,上面的裝備是每船一座六管火神炮。
……這裡面最重要的當然是十六艘“崑崙”級戰列艦,論起噸位和火力,它堪稱這個時代的最強王者!這種“崑崙”級戰列艦,整船長一百零五米、寬三十二米,噸位一千六百噸、滿載吃水深五米、水面舷高九米。
是同時代所有海軍都望塵莫及的鉅艦。
在十六艘戰列艦上,每艦裝備了一百二十門四十二磅火炮,極限射程三公里,可裝填開花彈與霰彈兩種炮彈。
火炮佈置於甲板下,船舷處雙層結構火力艙裡,每十二門火炮配發一架一米級指揮用光學測距儀。
同時每艦還有四座火神炮作為中程阻斷火力。
火神炮二十毫米口徑,射程三百米,射速每分鐘兩百四十發到三百六十發,佈置在戰艦左右兩舷的前後部位。
船身是由雙層艦體結構組成,船底加裝兩條舭龍骨,以穩定船身結構強度。
船體內有三十二個單獨水密隔艙,每個隔艙帶獨立的抽水注水系統。
指揮室、動力艙與火藥庫以雙層鋼板,中間包夾柔性緩衝材料作為防彈設施。
戰艦使用六座蒸汽鍋爐作為動力,四座小型鍋爐作為抽水、舵盤轉向等輔助動力。
由兩座大型螺旋槳驅動,船底覆蓋海軍黃銅板。
每艘戰列艦上的人員有:炮手三百六十人、海軍陸戰隊一百一十人、水手六十人。
管損中隊三十人,指揮室、燈光旗語通訊兵、醫療站、廚房共計五十人,總計滿編六百一十人!這大傢伙,只要開啟炮口舷窗露出密密麻麻的火炮,它分明就是一座海上堡壘,一個遍身插滿火炮的……恐怖巨獸!……此時的港口上,滿滿的全是整裝待發的軍艦,周圍是集合相送的陸軍將士。
沈淵一身戎裝,也即將帶人登船。
沒錯,這次統帥沈淵要親自出徵,像是以一國對抗歐洲聯軍這種又痛快又解恨的事,他若不親自參加,只怕一輩子也不會原諒自己!而這時即將跟隨深淵遠赴歐洲的一眾兄弟,也全都準備妥當。
這裡面有沈淵的爹身侍衛龍小羽,有神力無敵的風傾野,資格最老的秦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