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廣西和湖廣的百姓心裡都清楚,要是沈郎倒了,自己的一切也全都沒了。
所以不論是軍隊還是百姓,全都空前的態度一致,毫不掩飾自己對沈郎的喜愛,更是發自內心的對沈淵做出了支援。
剛招收的新兵一入伍就體現出了極高的素質,因為他們保衛的是自己的土地和家人的未來。
至於那些百姓,誰要是再敢說沈淵的壞話,恐怕直接就會被當街打死……事實上廣西和湖廣也沒這樣的人了。
當時那些說書的先生現在全都把話風一轉,對沈淵交口稱讚。至於當初那些寫書寫段子罵沈淵的人……不好意思,現在墳頭上的草都快半人高了!
……
對於地主階層,沈淵也是區別對待。有一些小地主是因為勤儉持家,善於經營,他們的土地也都是從牙縫裡勒出來的,自然沈淵不會去打壓他們。
至於那些有劣跡,卻罪不至死的,也是敲打警告一下稍作懲處就過去了。
但是用殘酷手段剝削農民的,比如那些水銀秤桿、大斗進小鬥出,甚至毒死農戶耕牛,算計人家田產的,則是毫不留情地下重手處置!
……
沈淵在這兩地任命的官員,大部分都是他自己培養出來的民政人才。
在這個時代,其實當官的人未必都懂得處理政務。那些官員是幾十年苦讀詩書,靠得是科舉考試八股文寫得好,才登上了仕途。
這些人的能力跟沈淵手下的人比起來,原本就相差很多,再說基層辦事的其實都是吏員這類的下級官吏。所以選派沈淵自己的人做官員,地方上處置政務的速度反而更加清廉高效了。
不過在沈淵的體系裡面,既有差事做得好,勤勉努力節節高升的,也有些倒黴的!
……
前不久,就在沈淵飽受攻擊,官職被明升暗降,各種壓力紛至沓來的時候。
沈淵從京師那裡調集的一批年輕官員裡,還是有些人背叛了沈淵。
這些人開始轉身依附朝廷,對沈淵的命令陽奉陰違,甚至還有人投靠沈淵的政敵,想辦法幫葉向高一夥收集沈淵的不法證據!
不過這些傢伙的行徑,卻很快就被沈淵知道了個清清楚楚,畢竟每個地方都有天淵閣情報員,在以天元票號夥計的身份查探民情。
於是當沈淵又被迅速啟用之後,這些叛變的官員拍著大腿後悔莫及……想要立刻斬斷自己跟朝廷方面偷偷建立起的聯絡,可是卻已經晚了!
沈淵迅速清算抓捕了這些人……上一批派到廣州的不到七十名官員,裡面就有十六名叛徒!
其實這些人雖然做法極其卑劣,但是發生這樣的事卻是毫不稀奇。畢竟一面是沈淵這個新崛起的封疆大吏,另一個卻是整個大明朝廷正統。
對這一類人,沈淵卻無法自行處理,只好將他們交回各自的家族……這裡邊叛變的居然絕大多數是沈家的子弟,反而無錫華家那邊只有兩個,罪行還並不嚴重。
發生這樣的事,沈淵既痛惜又是無可奈何,他也知道人心就是這樣。
對於沈家子弟來說,他沈淵不過是沈氏家族其中的一員。那些叛變的人,有些比沈淵還早踏入官場,有的沈淵見面還得叫一聲族兄。這種在官場上混跡過一段時間的人,自然會覺得沈淵沒那麼讓人敬畏,同時叛變沈淵的代價也不會有多大,反而是華家卻和沈家截然不同。
對於華家而言沈淵是盟友,還是恩人,因此叛變沈淵是家族絕不能容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