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確定這是一件好事還是一件壞事之前,所有人的心情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忐忑。
大概過去了兩分鐘的時間,依舊是沒有任何一個人開口。
這下,情況就有點尷尬了。
就在這時,終於是有人開口了。
這位將軍臉上帶著笑容,他之所以會開口也是經過了權衡以後才開口的。
首先,他看的出來,目前的情況有點尷尬,而之所以會尷尬是因為陳曉的一句話,所以他此時站出來,就相當於是在幫陳曉解圍,如此一來就可以獲得陳曉的好感不說,而且還有可能因此而展現出自己的風骨。
實在是一件一舉兩得的事情。
“先生,如果不介意的話,不妨來本將軍的軍營中參觀一二?”
他用一種十分期待陳曉能夠蒞臨的語氣道。
他此話剛一說出口,立馬就吸引了周圍人的目光。
有的人對於他的行為表示了欽佩,但是也有的人後知後覺反應了過來,尤其是當這些人看到這個說話之人臉上帶著的笑容時,後知後覺發現自己錯過了一個展現自己的機會。
很多事情就是這樣的,講究的是一個時機。
同一件事,你提前去做,和延遲去做的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
就比如剛剛的那位將軍,如果是在陳曉剛剛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就立馬站出來宴請陳曉,那麼在其他人的眼中,他這個行為就有點太過的不理智了,甚至是有點蠢,大家都會覺得他太過的心急了。
在還沒有搞清楚事情的好壞之前就貿然的去做一件事,而陳曉在這個時候也並沒有遇到尷尬的情況,所以對於他的這種行為其實並不是有太深刻的印象,他這種幫忙的行為也不會讓人覺得太過的感激。
而此時才說出口,一方面是給陳曉解了圍,讓他不至於尷尬,這可以讓他在陳曉的心目中留下一個不過的印象,對於以後的論功行賞會有很大的好處。
畢竟,戰爭的規模這麼大,要是在大家出力都相同的情況之下進行論功行賞,那麼比較臉熟的人所分到的功勞自然會大一點。
這也是為什麼每一次打仗的時候,那些衝鋒陷陣的人往往得到的功勞不是最愛的,那些平時沒有什麼作為,但因為經常都在主帥面前晃來晃去的人反而會莫名其妙的得到重用。
甚至是在一些戰爭過後,有功之臣反而會被皇帝所忌憚,最後鳥盡弓藏。
刷臉這種行為,不過僅僅是在軍隊戰鬥中顯得很重要,實際上,不管是什麼時候都是一個道理的。
就好比上學的時候,學校要我們大掃除,最後在表揚的時候表揚的往往不是那些默默付出的學生,而是那些一直在老師面前晃來晃去的人。
在職場上每次專案獲得了成功以後,最先獲得表揚的也不是那個熬夜加班的小職員,而是那個陪著領導偶爾喝茶聊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