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沈寬所知,歷史上對王化貞的評價,是平素不習兵事,又慣輕敵,愛說大話吹牛皮,最後還背叛座師,投了閹黨魏忠賢,被東林黨的文官們唾棄。
總的來說,這個人能力是有的,但也是個沒什麼節操的人。
不過對沈寬來說,這不重要。
不論如何,日後這位也是遼東巡撫這樣的一方大員,完全值得他去抱一抱大腿。
遂即,沈寬將王化貞的名帖收好,欣然接受了他的邀請,跟著他家書童王安一同去往玉賢居。
來到玉賢居,上了三樓的如意閣。
沈寬一進門,就見著一位劍眉星目,儀表堂堂的年輕士人,坐在閣中桌後,擦拭手中長劍。
沈寬知道,此人正是王化貞。
王化貞見沈寬進來,放下手中長劍,也是暗自打量了一眼沈寬,心中微微稱許,這皂班班頭,並非他想象中那五大三粗,滿臉橫肉的粗鄙差役。
既然是王化貞先投的拜帖,沈寬當然不會自貶身份,他不亢不卑地拱手一禮,道:“在下沈寬,王公子有禮了。”
“沈班頭無需多禮,你替家兄及家侄查明瞭真兇,又在金縣城中安置我了嫂嫂侄女,此等恩情,理當王某向你一拜!”
王化貞說著,鄭重其事地衝沈寬拜了一禮,絲毫沒有文人仕子解元郎的傲氣。
小書亭
“這可萬萬不敢當!”
沈寬趕緊上前用手一抬,哪裡真敢讓堂堂青州府解元老爺拜自己這個小衙役啊?
“在下表字肖乾,沈班頭稱我表字即可,快請入座。”
兩人坐罷坐好之後,王化貞讓王安去催促上菜。
隨後王化貞就開始詢問起沈寬,關於他哥哥王有仁舟船命案的詳情細節。
沈寬也沒必要做什麼隱瞞,一五一十地將當日箇中詳情說給了他聽。
說話間,酒菜也開始上了上來,兩人一邊聊著,一邊觥籌交錯著,如意閣中,氣氛極好,相談甚歡。
“當日若非有你在,恐怕家兄只能含恨九泉了,沈老弟有勇有謀,在這小小縣衙任職,當真是屈才了!”
聽完沈寬講完王有仁命案的破案經過後,王化貞對沈寬不吝溢美之詞。
他比沈寬年長五歲,稱呼沈寬一聲沈老弟,倒也合適,更顯倆人親近。
王化貞有意拉近關係,沈寬自然不會拒絕,他笑道:“肖乾兄過獎了,這是縣衙一眾兄弟同心戮力,沈某可不敢獨自居功。”
又是幾巡酒後,兩人都有了那麼幾分醉意,王化貞這才開始向沈寬套問起關於孫季德的情況。
沈寬畢竟跟著郭雄,頻頻能接觸到龐師爺,所以對孫季德的瞭解,肯定要比麻桿他們多些。
所以從沈寬口中套問得差不多了之後,王化貞突然說道:“沈老弟,愚兄有個大膽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