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山學院裡也出現了幾個新考進來的富貴家庭的學子,只是大家都抱著觀望的態度來的,只有世子,是在武器工廠裡實踐過的,他知道這裡的課程有多重要。因此學的格外認真。
京都里人們都有自己忙碌的事兒,沒有人再提起寧國府的惜春。榮國府的長輩們只當她是在府內閉門謝客,姐妹們知道她根本不在家,也都心照不宣的閉口不說。
唯獨寶玉心存疑慮,但也只能在學院裡偶爾遇到晴雯時問上兩句,晴雯只說小姐很好,勞二爺惦記了,一如繼往的疏離,寶玉只當她是定了親了,才遠著自己的。心裡自是一番慨嘆,但也無濟於是。
三年後,
南安郡王的船隊直搗倭國老巢,把倭國及其附屬的四大島上的皇族全部誅殺,井下王子因為出爾反爾派刺客行刺探春,南安郡王讓他寫了認罪書後,暴屍三日。
在這場倭國皇室的浩劫中,梔子及其兒子因為在倭國皇室不得寵,一直被冷落在鄉下,倖免於難。
惜春以女使的身份出使倭國,與倭國的新任國母梔子和談。自從梔子回到倭國,就時常想著惜春,這個把她從死亡線上拉回來的小女孩兒,沒想到如今已經是女使,人也長高了不少。
她雖談不上多感激惜春,但她也不討厭她。對於惜春的到來,她還是報有善意的。惜春雖然面上也是笑呵呵的,但骨子裡是不相信倭國人的。
在南安郡王大軍就守在門外的情況下,惜春很順利的拿到了自己想要的和談條件:
一、倭國要世代向中原稱臣,並且要歲歲進供;
二、所有從倭國進入中原的船隻只能在指定的碼頭停靠,並接受檢查;
三、中原在倭國設立驛站和都護府;
四、傳儒家文化入倭國,禁止武士道文化在倭國傳播。
……
只有三歲的小天皇,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他的前三年都是在田壟間度過的,不知道突然的皇宮生活意味著什麼。梔子卻是個不簡單的,她對惜春一遍又一遍的做揖,口中只說惜春是救了她們母子。並希望中原的皇帝早些設定驛站和都護府,也好幫她們孤兒寡母的管理這個破碎的國家。
惜春看到她一臉的真誠,此時不在胭脂的覆蓋下,梔子的臉略帶滄桑感,惜春也回以她一個真誠的微笑,但二人告別後,轉身的一瞬間,笑容都從二人的臉上消失了。
惜春知道倭國有多難纏,梔子也知道這個在短短三年之內就擁有了強大的遠征船隊的國家有多難糊弄,現在她的兒子還小,她一個女人,只能對惜春這個女使提出的條件全盤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