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之帝國崛起> 執掌大明 第五十三章 李成的過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執掌大明 第五十三章 李成的過往 (1 / 2)

周建平站在原地想了一會準備回房的時候,突然腳步一轉,往李成的房間走去,敲了敲門,李成開啟房間,看樣子是準備休息了。

“原來是周大人,這麼晚找卑職有事嗎”?李成看到門口站著的周建平,稍微一愣,立刻換上笑臉。周建平指了指房間裡面,意思是方不方便進去,李成趕緊伸手示意請進。

周建平進去屋內,房間雖然不大,但收拾的很整齊,被褥疊的方方正正,桌上放著書,周建平翻了翻,竟然是軍中計程車兵操練方法,周建平揚了揚眉毛,指著書說:“怎麼?有想法”?

李成嘿嘿的笑了笑說:“學習學習,說不定哪天有用”。

周建平指了指李成並未說什麼,示意李成坐下來說話,“李成,朝鮮事情告一段落了,你有什麼想法”?

李成默了默說:“大人,我有什麼想法不重要,您有什麼吩咐直說就行,我一定按照大人命令執行”。

周建平拍了拍李成的肩膀,嘆了口氣,這次朝鮮事情李成並未受到嘉獎,周建平雖然盡力幫說,但軍務院還是否決了,否決的理由周建平也很清楚,也找李成解釋了,李成只是神色黯淡了一些,倒沒說什麼。

李成本來有遠大的前程,只是因為年輕衝動犯了錯,也不算是他的錯,不然出事後四川戰區的邱明志也不會竭盡全力保全他。李成本是四川成都的邊軍之一,後來林三兒和邱明志到了四川后,開始整編邊軍,李成在訓練中表現突出,被挑選進了偵察連,成為一名偵察兵,後來戰功積累準備晉升偵察連連長的時候,因回鄉探親看不慣豪紳欺壓百姓,憤然出手,失手打死了豪紳的兒子。

這一下如同捅了馬蜂窩,當時體制改革還未延伸到地方,政務和軍務並未分開,地方上的官府按照大明律抓捕了李成,審訊得知李成是四川戰區的現役士兵,李成鄉下的縣官倒是不敢亂來,直接將案件移交給了成都府,成都府知府是新上任的陸昆。

陸昆是弘治九年的進士,字如玉,曾任豐知縣縣令,後來調任南京任監察御史,以廉幹徵,弘治十七年,朱厚照將其調往京城入內閣參政,一年後,因為陸昆熟悉稅制和戶制改革,朱厚照有心歷練他,就把他外放到四川成都府任知府,可謂是平步青雲。

陸昆接案後並沒有直接按照大明律辦事,先是把李成暫押,而後安排人員去李成的鄉下永寧鎮調查,調查得知,地方豪紳仗著家族人多地多錢多,對周邊百姓肆無忌憚的欺壓,為了爭奪水源,甚至不惜對百姓動武,百姓去告,當地官府也只是打個圓場。

當地知縣不是不想為百姓伸冤,實乃除了知縣,縣丞以下的人基本都是地方豪紳的人,知縣下令抓捕,典史和差役磨磨蹭蹭,實則早有人先行一步通知地方豪紳,等到典史去到地方後,隨意搜尋一番,就以找不到人為由回縣府交差了。

知縣也知道存在貓膩,有心整頓縣府,縣丞帶頭摞挑子不幹了,主簿、典史響應,整個縣府瞬時空蕩蕩的,稅收不上來,戶籍也沒人去管理,那些潑皮混混也不知從哪得到縣府沒人的訊息,到處惹是生非,知縣無奈,只好捏著鼻子說以後這些事情他都不管了,只做個太平知縣。

陸昆看著調查來的情報,實難想象在成都府地界上竟然還有這樣的惡霸豪紳,要知道朝廷已經全國推行稅制和戶制改革,這兩項改革都是針對地方豪紳的刀子,可以預見未來地方豪紳肯定會出么蛾子。

陸昆靜靜的想了一晚,忽然想起了朱厚照曾經針對這種情況說過的一番話,“每項改革都必須要犧牲一部分的利益,而這一部分人往往都是以前體制的既得利益者,他們習慣了,現在沒有了,自然會不甘心,自然會想出各種各樣的方法來對抗,這種情況是恆古存在的。但偏偏越是這樣,改革越要堅持下去,朝廷最大的優勢有兩點,一是改革符合大部分人,特別是底層百姓的利益;二是朝廷握著兵權,兵權是國家的保障。既然他們不聽話,不肯配合改革,那就讓軍隊去和他們說話,朝廷和官府負責說理,軍隊負責蠻不講理”。

當時朱厚照還是個太子,很多官員聽到後曾在心底暗暗鄙視朱厚照,一介莽夫而已,治理天下若是靠軍隊的話,明朝早就大亂了。百姓沒有讀書不懂理,官府應該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以德服人以理服人,怎麼可以說讓軍隊去和百姓蠻橫呢。

陸昆以前當過縣令,知道窮山惡水出刁民是普遍存在的狀況,也懂得官府如果沒有強硬手段根本無法完成政務,簡單點說,每年的兩次稅收,若是按照這些官員所說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方法,估計一粒米都收不上來。官府為何要配備典史和差役?不就是為了防止刁民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