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之帝國崛起> 執掌大明 第十八章 士子云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執掌大明 第十八章 士子云集 (2 / 2)

京城客棧一時之間爆滿,遲來計程車子只能去找相熟的老鄉借宿,朱厚照看著錦衣衛遞上來的奏報,嘴角抿笑,就這幫書呆子還想著與朕鬥,不過略施小計就讓這幫書呆子乖乖掏錢,這就是朱厚照為什麼會同意廷論的原因,刺激消費啊。

這麼多人,還是風流才子,湊在一起不搞些風花雪月的活動多無趣啊,朱厚照放下奏報說:“繼續監察,下令五城兵馬指揮司做好京城安全工作,防止有心人藉機鬧事,若是發現有人聚眾鬧事,立刻通知順天府抓人”。

四大才子閒來無事,聽聞有不少士子從各地趕來京城參加廷論,一時心癢,唐伯虎拉上王守仁,還有在西山學習的康海和顧鼎臣,特意從西山跑到京城,看著街上酒樓裡高談闊論計程車子,唐伯虎聽了一會後面露譏笑:“換做我以前的性格,這幫人勢必被我唾棄到體無完膚”。

王守仁冷冷的回了一句:“你現在不就是在唾棄他們嗎”?

唐伯虎噎了一下,隨後幽怨的說:“你會不會聊天?能不能好好聊天?你這樣下去會沒朋友的”。

王守仁聳了聳肩,祝枝山等人哈哈大笑,徐禎卿笑著說:“伯虎兄,你這輩子啊就敗在伯安兄手上了”。

唐伯虎隨即一手攬過顧鼎臣:“九和,有沒有好的去處啊,最好是那些士子齊聚的地方,咱們就觀摩觀摩,順帶砸砸場子”。

康海搖頭微笑,這個唐伯虎初見時一臉嚴肅,熟悉後就有些吊兒郎當了。不時調戲剛去西山的年輕士子,顧鼎臣沒去西山之前,劉閣老的孫子劉成學就經常被唐伯虎調戲,劉成學老實,每次都是憨厚的笑著。顧鼎臣去了西山後,兩人竟然對上了眼,顧鼎臣因為年幼的經歷,身上帶著一股痞氣,很對唐伯虎的胃口,兩人自然而然的合起夥來欺負人了。

顧鼎臣,弘治十八年的狀元,那一年的考題也是朱厚照親自出題,題目是人人生而平等。顧鼎臣身世坎坷,逢此考題自是胸中積鬱,不吐不快,洋洋灑灑把平生所遇不公直抒,其所述的平等讓朱厚照眼前一亮,欽點為狀元。

顧鼎臣仰慕王守仁和唐伯虎,在求學時聽到兩人的事蹟就心生嚮往,高中狀元后本是安排他先去禮部,他竟敢上書朱厚照,說自己才學疏淺,自感還需精進學業,請求到西山繼續學習,朱厚照看到後樂了,揮筆同意了他的請求。

康海則是弘治十五年的狀元,自小聰敏機智,是弘道書院的得意門生之一,弘道書院是原吏部尚書王恕之子王承裕所創,自從弘道書院出了馬理與康海、呂楠三人,聲名便開始遠播,天下皆知,不少士子不辭萬里都要進入弘道書院學習。

康海中狀元后,原本是跟隨劉大夏曆練,劉大夏升任首輔後,所有人都以為康海要平步青雲,沒想到康海竟然去了西山衙署做了小小的從七品經歷,很多人都為康海抱不平,認為以他的才智在西山只是個經歷實在是屈才,康海只是淡淡一笑:“這是首輔大人的愛護和培養”。

這事只有康海和劉大夏清楚,劉大夏知道自己將成為首輔後,立刻找來康海:“德涵,陛下已經通知老夫,將由老夫出任首輔。你的打算怎麼樣呢”?劉大夏沒有問康海願不願意繼續跟隨自己,而是問康海的打算,這就表明劉大夏在考驗康海。

康海經過一番思考後說:“大人,下官想去西山衙署歷練”。劉大夏聽後撫須長笑,第二天劉大夏就去乾清宮面聖,出來後直接說了一句:“三天後你就去西山衙署,找唐伯虎”。

幾人都是差不多年紀,最年輕的就是顧鼎臣,脾氣相投,在西山經常聚在一起討論政事,西山衙署沒有真正意義的主官,衙署還是掛在朱厚照的名下,一般衙署的政務都是由唐伯虎領銜處理。

落日餘暉灑在幾人身上,唐伯虎指著不遠處的酒樓說:“看,京城有名的朝天樓,走,今晚我帶你們去搓一頓,大夥放心吃喝,伯安兄付錢”。

王守仁轉過頭臉色一黑,唐伯虎攤開雙手,理直氣壯的說:“我們出來都沒帶錢,家眷都在西山,唯獨你,京城有家,怎麼說你也是半個地主,你不付錢誰付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