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立仁直覺周建平在說謊,可他又沒有辦法證實,周建平是天朝上國的錦衣衛,朝鮮還沒資格去命令周建平,崔立仁也不敢下令搜尋,他甚覺為難,權衡一番後,他走過去拉過周建平低聲說:“大人,請給個方便,事後小的必定不會讓大人吃虧”。
周建平笑眯眯的說:“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我說過了,沒有見到什麼倭寇,還需要我再重複一遍嗎”?
崔立仁強壓下心中的怒氣,神情稍冷:“周大人,這裡是朝鮮漢城府”。言下之意就是要周建平識相,這裡不是明朝的地盤。
周建平聞言,笑容消失,冷冰冰的說:“是嗎?我怎麼記得朝鮮一直都以明朝屬國自居,稱臣納貢,難道是我記錯了嗎?若是如此,只要貴國頒佈政令,我立刻撤回明朝境內”。
崔立仁被周建平噎的無話可說,周建平也不再理睬崔立仁,轉身欲走,崔立仁情急之下連忙伸手攔住他,周建平眼睛半眯,殺機隱現,崔立仁努力讓自己的情緒平復下來,他堆起笑臉說:“大人,剛才是小人得罪,大人有大量,不要與小人一般見識。這次倭寇夜襲漢城府,殺害了晉城大君一家,大王異常震怒,命令我等必須全殲倭寇為晉城大君復仇。大人,倭寇一直侵擾明朝海邊,殲滅倭寇是明朝一貫的政策,大人若是包庇倭寇,傳出去怕有損天朝上國的名聲”。
周建平笑了出來,硬的不行就來軟的,話裡話外都充滿了威脅,周建平自然不吃這一套,他摸著下巴說:“嘿嘿,晉城大君死了嗎?我怎麼聽說是有人勾結倭寇刺殺呢?哎,我還聽說了一件事,這一次不止晉城大君李懌死了,還有樸元宗、柳順汀、成希顏他們,是不是有這回事呢”?
最後一句話周建平是咬著牙齒說的,崔立仁一時之間不知怎麼回答,腦門滿是細汗,周建平揮開崔立仁的手,指著他說:“警告你,不用威脅我,我說沒見過倭寇就是沒見過,有本事你就帶人闖進來,我也明確告訴你,能不能出去就不由得你了,我們走”。
崔立仁終究不敢再攔著周建平,眼睜睜的看著周建平帶人離開。崔世友此刻正在王宮向李㦕彙報情況,“大王,按照計劃,已經把政變的主要人物誅殺,倭寇也已經殲滅。嗯,有小部分倭寇逃脫,臣已安排屬下追擊,請問大王還有何吩咐”?
李㦕開始聽的很高興,聽到最後竟然有倭寇逃脫,他驚問道:“逃走了多少人?倭寇首領呢”?
崔世友笑著說:“沒多少人,清點後有十九個倭寇逃脫了,倭寇的主要首領都伏誅了,現場清理的非常乾淨,現在大王應該考慮如何安撫朝臣,畢竟發生這麼大的事,包括晉城大君都.....朝臣肯定議論紛紛,如何平息還需大王吩咐”。
“去把任仕洪召來商議”,李㦕一夜沒睡,此刻精神竟然異常興奮,不見絲毫倦意。
“大王,臣建議先張貼公告,告知臣民昨夜倭寇侵襲,官兵經過一夜奮戰終於全殲倭寇,這是其一,先把事情定性為倭寇侵襲,不讓朝臣質疑。至於晉城大君、樸元宗他們,大王還是下旨寬慰他們家人,肯定他們過往的功績,可以適當封賞。不過城門守軍那裡,就委屈崔將軍了,怕是要推出一些人來頂罪,崔將軍恐怕也要暫時貶職,畢竟讓倭寇闖進城內殺人搶掠,這是城門守軍的失職,不這樣難以堵住悠悠眾口”。
任仕洪不愧老辣,來到宮中得知事情經過後,立刻想好了對策,李㦕很滿意,崔世友卻有些不滿,憑什麼要自己頂罪,辛苦活是自己做的,最後撈不到好,反而要背鍋。
任仕洪看出崔世友的不悅,他呵呵笑著說:“崔將軍,功勞肯定是你的。但是讓倭寇進城也是你們的失職,現在是為了平息事件,等過段時間事情過去後,大王肯定會複用崔將軍的”。
“崔將軍,是這個理,任大人說得對,這些勳舊派沒了,以後朝政還有誰敢指手畫腳,你這個功勞孤記在心裡,等事情平淡後,孤自然會好好獎賞你”,李㦕安慰崔世友,見崔世友默不作聲,李㦕心裡閃過一絲不喜,他淡淡的對任仕洪說:“任大人,你去安排吧,儘快把這件事情平息”。
任大人拱拱手:“大王,還有個事情,您要儘快去安撫慈順王大妃,她畢竟是晉城大君的生母,晚年喪子之痛容易令人瘋狂,所以您要安撫好她,承諾她必定不惜一切為晉城大君報仇,只要她安穩了,朝臣也就安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