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按照朱厚照的條陳,先是讓孫大人把現存的青壯力組織起來,帶著部分新軍進城去搜尋百姓,工匠則檢視百姓的房屋,看那些坍塌的房屋值得翻修,另外一部分人則帶著新軍修復道路,清理障礙,打通和外界的連線。
一切安排下去後,王守仁回到自己的帳篷,從貼身衣袋裡掏出一個信封,這是太子殿下臨行之前給的,一再囑咐到了朝邑之後才開啟。
“伯安,相信你現在已到了災區,我也彷彿看到了人間煉獄,那邊本宮鞭長莫及,一切就拜託伯安了。記住,首要任務是妥善安置好百姓,其次做好防疫工作,特別是災區存在屍體的情況下,儘快找出來掩埋。此次天災本宮實在憂心,憂心百姓,但更憂心的是邊關,陝西靠近韃靼,本宮唯恐韃靼收到陝西天災後趁機入侵邊關劫掠。本宮縱觀邊關,韃靼若入侵極有可能穿過河套地區從甘肅衛入侵陝西,此舉不得不防。伯安應儘快完成救災工作,爾後帶軍迅速前往寧夏衛部署,務必要在三月前到達寧夏衛。在那裡找一位仇鉞仇將軍,讓他配合你們做好防禦,此人是難得的猛將,當能助你一臂之力;另外,本宮會通知楊師傅帶領新軍從遼東出發,經大同府穿過河套地區埋伏,若韃靼尋找機會包圍韃靼,盡全力殲滅韃靼,還邊關寧靜,屆時楊師傅會與你聯絡”。
看完信後,王守仁重重舒了口氣,從一開始接到朱厚照的命令救災完畢後即刻趕往寧夏衛,他就隱約猜測到了有戰事發生,一路上除了憂心災情,同時對未來發生的戰事感到迷茫,畢竟新軍才訓練幾個月,擊發槍數量也不多,難以形成壓制,王守仁害怕有負於太子殿下的重託,現在知道楊一清也會帶兵協助,終究還是安穩了一些。仇鉞?王守仁心裡升起疑團,太子殿下怎麼知道這號人物?
遠在遼東的楊一清也收到了朱厚照的來信,信中大概說了下陝西地震的事情,提出了自己的顧慮,最後讓楊一清在三月開拔,帶軍前往河套地區一帶埋伏,若寧夏衛戰事不利,則帶兵救援;若韃靼不敵,則襲擊河套,斷掉韃靼的後路。
楊一清放下信後,也是頗感躊躇。他不是質疑朱厚照的決定,而是因為遼東這邊的整頓才剛剛開始,現在中途離開,遼東邊軍上下會趁機作亂,導致前期的工作白費,思慮良久,楊一清終於下定決心,他提起筆寫到:“太子殿下,信已收到,臣一定照辦。只是遼東現在已開始軍務整頓,正處於關鍵時刻,若貿然離去,會導致前功盡棄,臣思慮,臣將遼東邊軍一同帶往河套,屆時遼東內部空虛,需殿下再調軍隊駐守,此法可行”?
楊一清隨後叫來新軍的參謀長李迎新,把朱厚照的來信給了他:“迎新,殿下的來信你怎麼看”?
李迎新沉吟了一會說:“太子殿下的顧慮還是有道理的,只是現在我們這邊還沒整頓完畢,若是突然離開,而且是要帶走新軍,屬下怕是擔心遼東邊軍會趁機做亂,要不讓屬下留在這裡吧,原來的遼東邊軍已經打亂入編到各個營了,大人只需留下一營給我,屬下可以保證遼東安然無恙”。
楊一清仔細衡量後,也覺得李迎新的建議最為可行,笑著說:“我本打算請求殿下重新調派軍隊到遼東駐守呢,現在看來也不必了。不過你得留意女真的動向,若是有變你立馬去廣寧衛請兵”。
隨著新軍帶來的大批物資和工匠,朝邑縣的救災工作迅速有序的開展,過了七八天後,城門外的百姓基本上都遷回了城裡,朝廷後續安排的救災物資也終於趕到,眼看即將到二月底了,想著太子殿下的交待,王守仁終於鬆了口氣。他找到孫縣令說:“孫大人,災情已經控制,百姓們都安頓好了。學生還有重任在身,需前往寧夏衛,學生同僚伯虎兄會與工匠留在此處協助大人,這裡就拜託大人費心了”。
孫大人驚訝的問:“你們還要去寧夏衛?那裡也遭災了嗎?還是說韃靼又侵關了”?
王守仁搖搖頭:“太子殿下另有重任交付於我,學生不便透漏,請大人見諒”。
孫大人抓住王守仁的手,動情的說:“好,王大人,多餘的話就不多說了,非常感謝你的幫助。我觀你為人樸實,又在太子殿下身邊,將來前途必不可限量。此去寧夏山高路遠,王大人多保重,若有緣我們再會”。
王守仁淡淡的說:“要感謝就感謝太子殿下,一切都是他安排的。嗯,我們之間是真的有緣,或許不久之後就會再見的”。王守仁有些事沒說,前幾日他回了信給太子殿下,介紹了朝邑縣的情況,著重提到縣令孫正志大人是不可多得好官,能為百姓四處奔波,拉下臉皮去討要糧食,這就是一個好官,好官自然要重用。王守仁在朱厚照身邊呆的久了,也知道太子殿下急需人才,對於這樣的官員,王守仁不介意扶持一把,在太子殿下面前美言幾句。
銀川,歷史悠久的塞上古城,早在3萬年前就有人類在水洞溝遺址繁衍生息,史上西夏王朝的首都,民間傳說中又稱“鳳凰城”,素有“塞上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看著巍峨壯觀的賀蘭山,峰巒重疊,心生豪邁,好男兒當騎馬踏山河,劍指蒼天。
看著迎風飄展的大明軍旗,寧夏衛的城頭上站著一位魁梧將軍,正是仇鉞,軍隊越行越近,仇鉞上下打量著這支著裝怪異的軍隊,士兵沒有穿著明朝軍隊的軍戎服飾,也沒有穿甲冑,士兵手上也沒有抓著常見的刀槍劍兵器或盾牌,只有一杆長長的鳥銃。身上穿著像是普通麻布的衣服,頭上倒是戴著一頂帽子。在仇鉞眼裡,這支軍隊非常襤褸,就像是剛打敗仗的隊伍。但這支軍隊的精氣神卻引起了仇鉞的注意,雄赳赳氣昂昂,步履整齊,踏步有力,整支隊伍行進速度非常快,不一會,就到了城門前。
隊伍中打頭的人站了出來,大聲喊道:“我們是大明西山新軍,奉旨前來訓練,請開城門”。
西山新軍?仇鉞皺起眉頭,沒有聽說過這支軍隊,不會是假扮的吧?左右士兵看著仇鉞,仇鉞想了想大聲喊道:“有何憑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