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兩,不少了。弘治帝微微點頭,隨意指著一位正在織布的婦人說:“能喊她過來聊兩句嗎”?
馮秋荷身邊的宮女立刻快步走過去,在那位婦人的耳旁輕聲說了幾句,婦人回首驚詫的目光看向弘治帝等人,而後輕輕點了點頭,低著頭紅著臉走過來,手足無措站在那裡,弘治帝笑著問:“別緊張,朕只是問問你們在這裡乾的好不好”?
婦人點點頭,弘治帝又問:“在這裡月錢多少?比之在自家織布如何”?
婦人聲如細紋:“我是二等技工,月錢加上提成獎金大約七兩多不到八兩,比原來自家織布好了很多”。
“原來自家織布一月有多少錢呢”?
“不到三兩吧”。
眾人無語,這相差的也太多了吧。弘治帝揮揮手,宮女帶著婦人離開了,弘治帝問朱厚照:“剛才你說的那番言論挺有意思”。
哪番話?朱厚照眨了眨眼睛,沒有反應過來。弘治帝敲了敲他的腦袋說:“你說那個什麼家庭式作坊沒有議價能力,說說看,你怎麼發現這個問題的”?
“凡事都經不起琢磨啊,兒臣沒事的時候就愛琢磨這個,主要原因就是家庭式作坊就如同散沙,也沒有辦法去探知行情,這樣就很容易被商人利用資訊差各個擊破。而我們現在需要的就是把大家聚集起來,商社會去打聽市場行情,那商人就沒辦法盤剝老百姓了”。
資訊差?這是什麼新詞語?什麼玩意?眾人看著朱厚照。朱厚照一拍腦袋:“資訊就是訊息,包含各方面的訊息,比如市場行情,價格等,我統稱為資訊”,眾人才恍然大悟。
弘治帝若有所思的點頭,回到乾清宮後,眾大臣皆默不作聲,他們明白朱厚照這麼做是為了老百姓,但還是邁不過去禮制這道坎。
劉大夏身為稅部尚書,當然明白若是此舉能在全國推行,對於稅收是有利無弊,他摸了摸鬍鬚,沉吟良久,而後緩緩而道:“若說因為禮制阻礙,微臣倒是覺得不必為此煩惱,前有唐朝花木蘭、後有抗金英雄梁紅玉等巾幗不讓鬚眉,更有昭君出塞的典故。如果我們能摒棄成見,正確引導,臣覺得此事可行”。
劉大夏的發言後就靜靜的看著禮部尚書李東陽,李東陽咳嗽了一聲,這個時候是應該自己這個禮部尚書站出來了,他清了清嗓子,對著周圍的幾個大臣拱了拱手說:“請教各位大人,禮制哪條有這方面的規矩”?
耶?!曾鑑睜大眼睛,剛想駁斥,腦子一陣急轉,還真沒想到禮制有什麼限制婦人不能參與勞動的規定。曾鑑支支吾吾了半天蹦不出一個字來,拿朱夫子說事嗎?估計會被眾人嘲諷的目光殺死,朱夫子的道學是被前朝定義為偽道學的,拿他的“存天理滅人慾”來說道那是找死。就算是開國皇帝朱元璋力捧朱熹,但也只是朱元璋為了讓自己出身好一些而牽強附會的。
真按照朱熹的標準,這一大殿人估計沒有一個人夠得上標準,就連曾鑑自己都不敢說自己沒有人慾。朱熹更是說一套做一套。所以,曾鑑吭哧了一會,最後無奈的拱了拱手。
李東陽會心一笑,他還真怕曾鑑這個工部尚書不留情面,引經據典痛斥一番。曾鑑怎麼說呢,是好官也是清官,但就是性子過於耿直。但不能否認,曾鑑為官多年官居顯位,仍然保持著赤子之心,這是李東陽自愧不如的地方。曾鑑從政以來勤勉謹慎,清正廉明,體察民瘼,興利除弊,秉公辦事。他長期在工部任職,管理製造、修建、採購工作,但從來不擺官譜,也不吃拿卡要,深得人心。
他深知百姓生活不容易,多次上書請求弘治帝不要鋪張浪費,耿直的性子經常不給弘治帝留情面,在朝會上駁斥得弘治帝抬不起頭來,弘治帝對於這個臣子是又愛又恨。弘治帝雖說有時恨得牙癢癢的,但過後還是照樣器重曾鑑,無他。就憑曾鑑一片赤子之心,弘治帝幼時的經歷,讓他對曾鑑的性格有著天然的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