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又刺了趙高一刀,道。
“這一刀,為胡亥!”
某一日,李義入殿,胡亥忽然向李義跪下,李義一驚,也跟著跪下,道。
“奴死罪,陛下,陛下萬不可這樣。”
“朕要是被趙高所殺,朕拜託你,為朕為大秦殺了此賊。”胡亥相求道。
“奴,只是低賤之人,怎得陛下如此信任?”李義道。
“陳勝說,壯士不死即也,死即舉大名耳。壯士怎問出身?”胡亥道。
“奴,謝陛下賞識,願粉身碎骨。”李義道。
……
李義又刺趙高一刀,道。
“我本秦人,這一刀,為秦。”
李義言畢,喊道。
“刺客,有刺客……”
李義看了一眼趙高,撤身逃離。
趙高臨死前,將旒冕歪歪斜斜的戴上頭,心滿意足的死去。
……
公元前二百零八年一月,陳勝舊部呂臣,誅殺莊賈於陳。
漢初,高祖劉邦,追封陳勝為“楚隱王”,為其置守冢三十家碭。
……
漢初,烈日高照,一片田中,張勝等百姓正用牛耕地,田埂上插著一些漢初旗幟……隱約中,傳來百姓的歌聲……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張勝聽見歌聲,心有所想,停下勞作,看唱歌勞作的大夥,眼前漸漸浮現張達、大個子、田藏、鄧說等人在時的一幕幕……轉眼一瞧,陳勝半躺在田埂上,仰天道。
“苟富貴無相忘。”
……
客棧裡對坐著一群人,大家品著酒,圍著老者。
一個十幾歲書生模樣的人坐在一處用筆記錄著老者的話。
只聽老者說道。
“始皇既沒,然而陳涉甕牖繩樞之子,遷徙之徒,材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也。躡足行伍之間,俯仰阡陌之中,率罷散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會響應。贏糧而景從。攻大澤鄉,轉而蘄縣,稱王陳地,佔函谷關,兵至戲地,距咸陽百里,車萬乘,其勢不謂不大矣,然陳涉任用奸佞,殺故人,眾叛親離,身死人手,嗟夫!成敗異變而功業相反,天下之事有未可知矣!及至高祖劉邦,斬白蛇而起義,為陳涉置守冢三十家碭,而後一統宇內,恩威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