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開始了大婚之前的流程,時間簡直如流水般過得飛快。
七月初二,吉日,禮部官員和宗正寺的皇族長輩代表陛下前去范陽盧家下聘禮。
一大早,各色物件紮上大紅綢緞如流水般從宮中往抬。最前面的是物物皆有深意的九物,分別是合歡、嘉禾、阿膠、乾漆、綿絮、九子蒲、朱葦、雙石、長命縷。這九樣東西各有寓意,合歡寓意夫妻歡喜愉悅,嘉禾寓意共享幸福,膠、漆寓意結合牢固,綿絮寓意情意溫柔,蒲、葦寓意雙方能屈能伸相互包容,雙石寓意兩情堅貞不渝,長命縷自然是寓意夫妻兩人長壽安康。
之後便是各色的奇珍異寶,有禮部和宗正寺按照禮制準備的,也有太子殿下從私庫裡填上去的,琳琅滿目、光華流轉。
全京城的世家權貴都在關注此事,他們都想看看這般匆忙之下準備的聘禮是否會有疏漏,又或者按照禮制草草了事。也不怪他們這麼想,尋常人家娶妻大多是在婚禮前一兩個月就將聘禮送到新娘家中,這其中至少要準備數月。
可陛下一紙詔書,便讓太子殿下早日完婚,禮部和宗正寺若是準備不夠妥帖也不奇怪。
可是太子殿下又怎麼可能讓未來太子妃殿下在此事上授人以笑柄。於是才有了今日這份讓京城中世家權貴也為之咋舌的聘禮,而街上圍觀的人群也是震驚於聘禮之豐厚,紛紛說著陛下看重太子殿下和未來太子妃之類的話。
那開啟的聘禮箱子之中赫然擺放著各色珍寶,什麼黃玉雕連環壁、羊脂白玉雕夔紋活環壺、粉彩桶式盆玉石花卉盆景、青玉雕獸面紋香爐、金累絲嵌玉如意,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而到了范陽盧家之後,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頂九樹三鈿的九鳳銜珠金累絲嵌寶石花樹冠、輔以數支累金嵌玉的花釵,珠玉相疊,華貴端莊。
盧家眾人看看那頂象徵著太子妃殿下權柄的花樹花釵,又看看端坐溫然的盧秉真,突然就有了自家小娘子要入東宮做太子妃的實感。
賜婚的這些日子以來,各種變故層出不窮,盧家眾人一直焦頭爛額地忙著處理各種事情。等到太子殿下御駕親征平安歸來,盧家眾人本以為終於可以緩口氣,慢慢準備嫁女一事,沒想到陛下直接下旨早日完婚。
直到眼下這些光彩奪目的聘禮擺在面前,盧家眾人終於意識到了這件事情。
可是一環扣一環的大婚流程沒有給他們太多傷感的時間。鋪房這一天就定在下聘後六日。
七月初九一大早,滿京城的世家權貴們就看見從范陽盧家抬出了足足一百二十八抬的嫁妝。各個箱子裡都是實打實的東西,最前面的自然是那些寓意美好的東西,後面便是什麼妝奩頭面、綾羅綢緞、茶具香爐。
可以說,范陽盧家將未來太子妃各色用得上的東西都備齊全了。
不過讓眾人嘖嘖稱奇的還是最後兩擔嫁妝箱子裡的東西。
一擔裡面裝的是相疊的土塊和瓦片,代表的是田地和房產,未來這些收益都歸於盧秉真一人。以這一擔的數量來看,盧家九娘子嫁妝裡的田地恐怕要連綿數十里。還有一擔則是一疊疊厚厚的銀票,代表的是盧秉真豐厚的壓箱錢,這一部分就價值萬錢。
前面的那些東西,各家嫁女兒一樣都會準備。這最後兩樣才是足見這位即將出嫁的小娘子在家的受寵程度的。
隨著一起過去的當然還有李氏為盧秉真準備的侍女僕從。她們到了東宮之後會按照盧秉真的慣例安置這些嫁妝,以便讓盧秉真在嫁入東宮的當天就能過得舒舒服服。
鋪房後的那天就是太子殿下大婚的日子。
七月初十,大吉之日,宜嫁娶。太子殿下大婚,舉國歡慶。
寅時初,范陽盧家就已經點起燈來準備,訓練有素的僕從端著各種東西行色匆匆的在宅院裡走過。滿院皆飾以紅彤彤錦緞,簷下的紅燈籠彷彿一眼看不到頭,僕從們今日也是各個穿新衣。盧家上上下下皆是一派喜氣洋洋。
寅時過半,不等侍女們叫醒,盧秉真自己就從睡夢中醒來了。她一想起昨夜母親吞吞吐吐的言辭就心事重重,隱約覺得似乎不會是好事情。
守夜的裁冰似乎也一直都在等著盧秉真起身。帷幕一動,盧秉真就聽見裁冰輕聲問,“九娘子,您是醒了嗎?”
“嗯。”盧秉真倦怠地應了一聲,“扶我起來吧,現在是什麼時候了?”“寅時過半,娘子您臉色不太好,不如敷敷臉,梳妝娘子一直候著在,不會耽誤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