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人民日報與新華社,都刊登了這樣一則新聞。
大概內容就是在說欣食品欣和鴻蒙科技,之所以發那樣的公告,是因為相關部門因為決策上的錯誤,單方面凍結了他們公司的總賬戶,包括趙笠等人的私人賬戶。
目前,趙笠等人以及公司的賬戶也已經解除凍結,兩邊透過積極的溝通,最終達成了諒解,欣欣食品與鴻蒙科技,也並非是像市面上流傳的那樣,我們都誤會他們了。
這篇報道寫得比較短,只是大致的將前因後果交代清楚,就沒有其他的了,雖然謠言不攻自破,但同時,也給吃瓜群眾留下了更多的懸念。
比如你報道都說雙方誤會解除了,那麼為什麼沒有看到兩家公司撤銷之前的公告?
為什麼要凍結人家的賬戶,原因是什麼?
而且補償的問題呢,解決了嗎,該不會是仗著自己是司法機關,要欺壓愛國私人企業吧?
無數人生活閒暇之餘,都會討論這件事,對兩家公司以及趙笠等人仗義執言之外,還不忘記大肆抨擊相關部門的不作為。
很多人或許連自己都已經忘記了,當初罵兩家公司最兇的,就有他們一份兒。
舊的謠言不攻自破,新的謠言就跟著來了,比如有的說兩家公司賬戶凍結雖然被解除,但也為此付出了代價,被相關部門罰款了幾十億。
也有的說根本沒有這回事,兩邊之所以鬧矛盾,是因為兩家公司想要插手移動通訊行業,這樣的戰略資源怎麼能落在私人的手裡,這不是在刺激上邊嗎,上邊的人為了敲打這兩家公司,才不得不這麼做的。
還有的人說兩家公司存在洗黑錢的嫌疑,許多銀行都已經開始收攏資金了,這一點就更印證了這一個說法。
總之說什麼的都有,相關部門除了那一份道歉宣告之外,也沒有了後續的訊息,兩家公司方面,同樣沒有任何的表示,更沒有人出來制止這種造謠的行為,這就更讓人覺得其中有古怪了。
這件事的餘波還沒有過去,新的一輪大新聞就接踵而至了。
這則新聞是關於華國建築有限公司的,作為基建一哥,國內無數的超級專案,都是他們在操刀,實力和技術都沒有得說,只要是跟華國建築掛鉤的,那麼就絕對是大工程。
果然,很多新聞媒體都證實了這件事,趙笠準備斥巨資打造一家全國連鎖零售商,參股的人也沒有意外,除了趙笠之外,剩下的都是富豪榜的前六名,也就是欣欣食品以及鴻蒙科技的那五個股東。
這個工程已經進入合同簽署的階段,單單只是工程款,就達到了空前的兩百七十億,其他零零散散的東西,加起來怎麼也要到四百億了。
整個專案完全交給了華國建築公司來策劃和主持,根據業內人士的透露,趙笠等人,準備打造兩百三十家零售機構,這些機構將會遍佈全國各地,哪怕是五線城市,都會有至少一家零售門店。
又過了幾天,在這個風暴依舊還沒有過去的時候,第三個爆炸性的新聞再次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