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笠這次過來,算是白跑了一趟,但是結果還算不錯,不管怎麼樣,能打發走這幾個足協的大佬,那麼後續應該就不會有什麼人再來騷擾龍騰俱樂部了。
這些人走了之後,徐璐就用廣播通知了俱樂部裡的其他人,讓他們到辦公室集合。
趙笠和他們拍了幾張大合照,然後私底下讓徐璐準備獎勵,畢竟拿了省冠,一整年下來他們也沒有怎麼休息,等放個短假讓他們好好休息一下才行。
什麼聚餐啦、獎金啦等等,也都得安排上才行。
除了俱樂部的一些老人,後面加入的其他人都沒有親眼見過趙笠,跟他合照的時候,自然是激動得不行。
劉鳳蘭面對俱樂部的那群小孩子,都表現得非常有耐心,跟平時簡直判若兩人,可以看得出來,她很喜歡小孩子。
沒有在龍騰俱樂部多待,趙笠和劉鳳蘭很快就離開了。
畢竟俱樂部的事情,怎麼也比不上公司的公事,因為灣島那邊花了十五億買光碟的三家公司,已經聯名提出了訴訟,把鴻蒙科技告上了法庭。
他們灣島那邊已經受理了,也跟大陸這邊的司法部門進行了溝通,但是兩邊的法律有太多出入,想要短時間出結果幾乎是不可能的。
再說了,鴻蒙科技也沒有違反合同的任何條例,明面上是那三家公司吃了大虧,事實上鴻蒙科技是絕對不不可能敗訴的,這一點趙笠等人心知肚明。
可能那三家公司也有這個預感,覺得跟鴻蒙科技打官司,他們不會有成功的希望,所以訴訟雖然提交了,卻也沒有表現得多麼積極。
一家公司的崛起,必然會伴隨著無數的糾紛,能扛過來就撥開雲霧見青天,抗不過來就等著被淘汰。
拋開這場對鴻蒙科技來說,顯得非常微不足道的小官司,鴻蒙科技接下來,需要處理的事情可太多了。
和其他電子科技公司的合作、影象解壓縮格式標準的確定、交易資金的流通、影碟機出口的問題等等,都需要趙笠去處理。
一切順利的話,鴻蒙科技在接下來的兩個月時間,公司賬戶裡可流動的資金,將會達到歷史的最高峰,摺合人民幣八千多億。
九十年代的八千多億,就是華國某一型別掌控在國家手裡的重工業,比如石油天然氣,又礦物採掘,都未必能有這樣的收入。
去年大陸的首富,個人資產也不過二十六億,僅僅一年時間,趙笠就擁有了超過前首富幾百倍的資產。
不少商界的大佬們,在面對欣欣食品或者鴻蒙科技的時候,都表現得戰戰兢兢,如此的龐然大物,雖然只是涉足了兩個行業,卻已經擁有了足以撼動整個華國社會經濟的能力,試問誰不怕?
而且趙笠的兩家公司,手底下的工廠遍佈全國,數十萬人要依仗他們吃飯,一旦趙笠垮臺了,將會有數十萬人一夜之間再次失業,對社會所造成的動盪之大,簡直無法想象。
手裡擁有如此多的資金,可以操控的空間就無限的大了,勢必會讓有關部門開始擔心,就是世界級的房地產大亨,都不過如此了吧?
目前華國的經濟還是那樣,雖然靠著影碟機的流通,讓國內公民的消費總和達到了史前的高峰,但真正光靠收稅,國家也賺不了多少錢。
並且鴻蒙科技的盈利,都來自於割外國公司的韭菜,稅要繳,但是卻少了很多各種各樣的增值稅,所以這八千多億,大部分的錢都是落在了趙笠的口袋裡的。
別看兩家公司都已經躋身國內一流水平,錢是賺得不少了,卻依舊沒有辦法帶動整個國家的經濟,說來說去,還是因為兩家公司的商品出口問題,依舊沒能做得足夠好。
如果影碟機和欣欣食品的產品,可以做到大規模的出口,到時候國家賺的就多了,這也是目前趙笠等人,和有關部門在急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不過就目前的趨勢來看,欣欣食品的商品出口應該不成問題,至多也就是影碟機會受到阻礙,畢竟明面上幾家公司是合作了,但為了不讓鴻蒙科技的影碟機流通得太快,他們私底下總是會想盡辦法去遏制的。
加上被鴻蒙科技割韭菜割得這麼狠,那些以白人群體為主的科技公司,要說心裡沒有一點怨氣,就是連他們自己都不信的,以後說不得還要怎麼去給鴻蒙科技穿小鞋呢。
回到公司的趙笠和劉鳳蘭,召集幾個高層開了一個小會議,擬好幾個接下來需要用到的方案,大家就繼續忙各自的工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