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的足球,還沒有真正跟商業捆綁起來,資本們看不到多少牟利的前景,對足壇的投入自然就少。
別看足協擁有著絕對的權力,但實際上他們內部還是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沒有定製的人體工學球鞋,沒有高質量的球服,沒有測量體能先進儀器,沒有多少真正懂足球的人,平時球員們的營養攝入,能維持得住跟身體的消耗,就已經算得上他們伙食好了。
國家隊那群為了國家榮譽而去參加世界賽的球員,個個都瘦骨嶙峋的,球衣也都不合身,在賽場上奔跑起來,就像一個個立在田邊迎風飄蕩的稻草人,看得都讓人心酸。
國家隊的訓練專案都太過傳統,太過死板,一旦看到你稍微有點天賦,然後就是花費大量的時間,日復一日的去苦練。
循規蹈矩,一直以來都是華國人的傳統,這對於足協的這群領導們來說,是目前最適合國家隊的訓練方式了。
也不能怪足協,華國一直以來在各種體育專案上,都不已足球見長,所以上邊對足球根本就不太重視,不重視自然就不會有多少資金上的支援。
想要教出好球員,就得足協自己去想辦法了,營養跟不上,訓練裝置不夠好,球員們用的住的也不行,足協的不作為,沒有先進足球理念的教練等等,這些都是導致華國,沒有辦法躋身國際一線足球強國的因素之一。
如今華國能在國際足壇享有一席之地,還是靠國家隊那群人,用自身不服輸的拼勁和信念,一點一點去拼出來的。
趙笠雖然有心去改變足協如今的困境,但足協的管理模式腐敗太過嚴重,不是憑藉他的一己之力,能改變得了的。
也不是說足協裡就沒有好人了,多的是想要華國足壇強大起來的人,但面對傳統的官僚體系,他們也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扯得有些遠了,話題轉回現實,龍騰俱樂部這種別出心裁的訓練模式,確實把在場的這幾個足協大佬給嚇到了。
他們從來沒有聽說過這種訓練模式,國外的那些足球強國都沒有的。
一般情況下,能上場比賽的球員,都是從小開始培養,然後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每一個成年球員,不管是業餘的還是專業的,都是足壇的寶貝。
你讓這些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成年球員,專門去給一群小孩子做陪練,這種事情在正常人眼裡,都是屬於本末倒置,撿芝麻丟西瓜的愚蠢行為。
不然怎麼能說是別出心裁呢,華國那麼大,全國各地都有無數體育學校和足球俱樂部,多的是還沒有被髮掘出來的,天賦異稟的年輕球員,但他們也從來沒有聽說過這些機構,有誰會用這種方法的。
真的奏效也就罷了,如果不行呢,不管是成批的優秀成年球員,會因為長期跟一群小孩子踢球,荒廢了他們的大好年華,在成年球員手下討不到好處的青年球員們,也得全部報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