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第二批玻璃瓶也到了,五千個,還剩下兩千個明天就會送過來,到時候就結清尾款。
周邊村鎮的果農還在源源不斷的將水果運過來,小兩百的工人已經漸漸感到力不從心。
趙笠只好又讓周豐谷從人才市場那邊招了兩百工人,就這樣,這家罐頭廠,又成了近五百人的大廠子。
按照比例,將熬製枇杷膏所需要的配方放入高壓鍋,半小時後,第一鍋枇杷膏就出來了。
濃稠程度剛剛好,但是顏色比較淺,跟蜂蜜一樣的顏色,這是因為枇杷還沒有完全成熟的原因。
不過這個年代的一切東西,遠遠沒有後世的那麼精美,大家對於物質上的要求,也沒有那麼高,一個外觀的包裝足夠精美的罐頭,已經是可以讓人眼前一亮的好東西了。
罐頭可是稀罕貨,一般人可不捨得買來吃,大多都是逢年過節的時候才買上兩罐來送禮。
由於罐頭保質期比較久,很多人都是等到水果豐收的季節,罐頭廠搞特價,才會買一點放家裡慢慢吃。
這年頭的農村人,對錢是看得比較重的,特別是農村裡的人,自家種糧食,雖然每到收成季節都要向糧站上交公糧,但是日常的基本開銷,都得用錢來買。
城裡或者住宅區的那些人,沒有田種,才會每個人都能在糧站那邊按季度領糧票買糧食吃,他們不用交公糧,家裡的糧食都靠買,所以反而對糧票比較看重。
九十年代的人們,生活水平比八十年代已經好了太多,糧食逐漸高產,除非是不種地在城鎮裡混吃等死的,不然都不至於餓死,每次交完公糧之後,家裡還能剩下不少餘糧,特別是那些種田大戶,家裡糧食堆積如山,每年的陳穀子爛芝麻,一層又一層,牛豬雞鴨鵝又吃不了那麼多,只能爛在自家倉庫裡。
不是他們不想將糧食賣到糧站去,實在是糧站的收糧標準比較高,品相好的才能賣個好價錢,但是哪個種地的會捨得將自己的好糧食賣給糧站,陳糧品相太差,又賣不出好價錢,倒不如留著喂家畜。
第一批罐頭,三千瓶,已經全部裝車,趙峰和手底下的人已經整裝待發。
全部賣出去,就有六百塊入賬,分攤到大家手裡,也有大幾十塊錢,收入是非常不錯的了。
“趙老闆,這些罐頭打算拉到哪裡,市裡的商店還是供銷社?”
趙峰掏出一包煙,恭敬的遞給趙笠,臉上滿是笑容。
趙笠點上煙,搖頭道:“不是去市裡,這些罐頭全部給我拉到農村去賣!”
趙峰愣了一下,然後皺眉道:“農村除了有糧食,能有啥錢?”
趙笠點頭道:“我就是要糧食!”
“糧食不好出手啊,好糧農民不願意賣,陳糧價格低。再說了,要是換了糧食,我們積壓在手裡,爛掉怎麼辦?”
趙峰試探性的問道:“要不這樣,我拿出一部分貸款給你做押金,先拿你的貨,然後我拉到市裡推銷,咱們一個月結一次賬,你看怎麼樣?”
趙笠連忙搖頭,拍著他的肩膀,說道:“我不要你的錢,罐頭你拉走,就去附近的村子裡給我換糧食,你把糧食給我運回來,然後我給你們結工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