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上官顯問了許多關於疫病的事,陸璘將實情告知,當說出縣衙已設立了疫藥房,專門研治對應之策,上官顯驚詫不已,連稱陸璘此舉英明。
陸璘說道:“只是這些大夫雖一心尋得治病良方,但卻都沒見過這疫病,也大部分不曾經歷過,加上還有被傳染的危險,實在難為了他們。”
“瘟疫大多從口沫傳染,可用棉布圍住口鼻,會好許多,另外城中水源要格外注意,不許人靠近,進口之水煮熟後再喝,也是防治關鍵。”上官顯回答。
陸璘見他果然懂許多瘟疫病理,心中更是多了幾分希望,便開口請他留在安陸,協助縣衙一同治療這瘟疫。
上官顯回道:“大人不請,我也會留下,如今見大人竟為城中百姓盡心盡力到這樣的地步,我也更加有了信心。”
兩人彼此欣賞,相談甚歡,一起看了糧倉,上官顯還親自替病患診了脈,然後陸璘便將上官顯帶回縣衙,到偏捨去見疫藥房的大夫。
到了偏舍,大夫們都在裡面討論著什麼,見了他,全都起身道:“知縣大人。”
施菀在書架後翻著什麼,聽到前面的聲音也走了出來,看看陸璘,又看向他身後跟著的陌生男子。
那男子也看向了她,目光中露出幾分意外,大概是沒想到會在這男人堆裡看到一個女子。
陸璘快速看了施菀一眼,隨後說道:“諸位大夫,這是自江陵府來的上官長明大夫,擅疫病防治,今後便協助諸位一同研治藥方。”
旁人都還沒說話,施菀卻很快問:“上官大夫……可是寫《疫論》的上官綸大夫的後人?”
上官顯臉上露出些許訝異,意外道:“姑娘竟知道《疫論》?那是家父所著,因這書並不好賣,只自費在濟寧本地印了一些,姑娘怎麼會知道?”
施菀不由上前幾步,欣喜道:“我之前去江陵府,見一個大夫手上有,找他抄的。上面有提那書是上官大夫在病中口述,由其子長明書寫的,便是先生?”
上官顯謙聲道:“正是在下,那時正是濟寧大疫之後,家父也染上疫病,唯恐有不測,便在情急中寫下那書,想給後世大夫一個查考。好在後來病情緩解,家父熬了過來,不過當時大疫才結束,那書成書也倉促,其實還有許多不詳盡之處,家父也正想著再補寫《疫論》。”
施菀看著上官顯滿臉歡喜,目光晶亮道:“我知道在濟寧大疫中先生幫了令尊不少,在《疫論》中也有許多自己的見解,安陸此番疫病,有了先生便有救了!”
第82章
上官顯連忙道:“不敢,我也只能盡力一試,恐怕辜負了姑娘的期望。”
施菀只看著他笑,一副不管他怎麼說,就信他能拯救這次疫病的樣子。
陸璘壓下心底那股淡淡的酸意,朝上官顯道:“這位是施菀施大夫,是第一個願意到這疫藥房來的人,也是疫藥房的總醫官。”
果然,上官顯聽聞這話,臉上出現幾分詫異,看看其餘大夫,又看看她,最後雙手拱起,朝她道:“失敬。”
這倒讓施菀不好意思了,連忙道:“上官大夫客氣了,我就是個才出師的小大夫。”
她臉上露出羞怯的笑,上官顯沒忍將目光挪開。
這位施大夫身上,有一種奇特的氣質,她是個看上去纖瘦嬌弱的女子,如茉莉,如蒼蘭,嬌柔純淨,但萬沒想到,她卻是個大夫,還是個敢直面瘟疫的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