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家說道:“下午太陽落山時我再過來,晚了我可就走了,人少,早晚只跑一趟。”
嚴峻之前陪施菀來過,明瞭地點點頭,回了“好”,長喜看看陸璘,也回:“知道了。”
幾人依次從船上下來,長喜看看這陌生的地界,瞧了施菀一眼,問她:“施大夫,那個杜家村往哪裡走?”
施菀給他指路:“往這邊過去,上一道坡,有條大道,走到第三個村莊便是。”
長喜又關心道:“那施大夫要去的施家村呢?”
施菀指了另一邊:“往這裡走。”
兩個地方,是不同的方向。
長喜說道:“多謝施大夫。”說著還朝她拱手施了一禮。
待兩行人分開,枇杷見知縣大人走遠了,便朝施菀道:“這京城來的人就是不同,那知縣大人身邊的僕人對師父可真客氣。”
施菀沉默著沒說話。
陸璘與長喜走了一段路,果然見到一個坡,上了坡,便是一條可以走車的大道。
那大道地勢高,從上面可以看到遠處的施菀師徒三人,他們正沿著一條小路往前走,路旁是待耕作的農田,田梗交錯,碧草如茵,再往前,便是一片水塘,是很美的田園景緻。
長喜這時說道:“施大夫果然沒嫁人,要不然去探親肯定是夫君陪著,而不是徒弟陪著。”
陸璘回道:“少論事非。”
長喜立刻低下頭,乖乖回答:“好,小的再不說了。”
第31章
三嬸馬蘭香算是施菀的同族的堂嬸,雖是爺爺那一輩的兄弟親情,但三嬸一直對她不錯,當初去京城,就是三嬸陪她一起去的。
痺症是很難治的病,更何況三嬸還要做農活,施菀只能儘量替她緩解病症。
每次過來她都要從縣城帶些東西來,這次又帶了須面、酥餅和幾尺布。
“三叔要早起去幹活,這須面直接放水煮一會兒就熟了,比煮粥快,可以讓三叔吃碗須面再出門去。”施菀說。
馬蘭香沒見過須面,見了這一根一根的乾麵,格外新奇,又不好意思道:“你每次過來,乘船就要錢,還要買這些東西,實在花銷太大了,以後別買了。”
施菀笑道:“我又沒有其他親人,也就三叔和三嬸親一些,我不來看你們、給你們買東西,我去給誰買呢?也就是有你們,我才不是一個人。”
馬蘭香憐惜地說不出話來,施菀將那幾尺布在馬蘭香身上比了比:“三嬸看這個顏色,帶點紅,又不像桃紅,胭脂紅那麼惹眼,叫薄柿,用柿子染的,很抬氣色,三嬸穿著正好。”
農婦們的著衣,大多是沒染過色的麻布棉布,或染最便宜的藍色,這樣好看的沒見過的顏色在村裡幾乎是獨一份。
馬蘭香看著布料,雖是喜歡,卻又不敢去摸,怕手上的老繭給它刮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