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會議。
又是軍事會議。
心亂如麻的情況下,文丑早已沒了從冀州出征之時的意氣風發了。
此時的他彷彿站在了懸崖邊上,身後追兵重重。
是進亦難,退亦難。
徹底失去了對當下局勢的判斷力和掌控力。
中軍大帳內,夏昭、呂曠、鄧升、郭援在列。
帳外是文丑親兵嚴陣以待,任何士卒不得靠近。
“如今長安軍已然現身,但未有主公下令,末將以為不宜輕舉妄動,不若修書回冀州,將顏良將軍之事盡數稟告主公,再請主公根據當下局勢,再行定計,將軍以為如何?”
封鎖訊息,按兵不動。
文丑雖未明言,但態度已經表現的非常明白了。
帳中四將追隨文丑多年,自然也不是榆木疙瘩,幾個眼神的交流之後,頓時明白了自家將軍的內心想法。
因此經過短暫的沉寂後,夏昭率先出聲提議道。
將前線軍情稟報給遠在冀州的袁紹,前線將士只管聽命行事。
夏昭此言,看似是穩妥之見,但其實就是意欲退兵的意思了。
自古以來,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軍情一出,十萬火急,如果前線將領還要等後方主公下令才敢有所動作的話,那這仗也就沒有打下去的必要了。
文丑聽了夏昭此言後,眼前一亮,略作沉吟後,頷首道:“此事幹系重大,確實不可輕舉妄動,汝之所言,乃沉穩之見,深得我心也,就命你將派人將此軍情送回冀州,稟報主公,請主公定奪吧。”
“是,末將明白。”
夏昭和文丑眼神對上了一瞬,面露淺笑,各自了然。
“將軍,末將提議,我軍將士不宜在此地久留,應當撤軍遠離長安城,以免被長安軍發現,打草驚蛇,破壞了接下來的作戰計劃!”
呂曠也出聲提議道。
夏昭建議先去信冀州向袁紹請戰。
而呂曠則是直接提議全軍後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