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何出此言?”
劉協此言一出。
徐榮和陳闖對視了一眼後,均能看到對方眼中的疑惑之色。
其中徐榮思索片刻後,拱手說道:“根據目前已知情況,曹操既派軍中將領送糧草、輜重與荊州部隊,想必是打著與荊州劉景升聯合,共抗我長安軍的算盤,既然如此,那曹操又怎會在此刻想要逃跑呢?”
徐榮說完,陳闖也附議道:“陛下,根據錦衣衛活動收集而來的情報顯示,曹操軍隊仍然盤踞於青、並等州附近,又多與入駐冀州的荊州部隊有所聯絡,怎麼看,也不想是要跑的架勢啊。”
面對徐榮和陳闖的推測,劉協只是笑笑,說道:“若是這曹操不打算走,冀州就不會讓。”
“曹操不打算走,冀州就不會讓?”
徐榮愣了愣神,並沒有聽懂天子這番話的深意,於是他望向了陳闖。
陳闖冥思苦想了許久後,也沒有參透,最後將目光望向劉協,苦笑道:“陛下您明說就是了,臣等愚笨,實在是猜不出來這曹操為何要跑啊。”
“猜不出來就算了,不必在意此等細節。”
劉協並不在意,擺了擺手,將此事略過不提。
其實這也只是出於他的一種直覺判斷。
要說他要多少能擺到桌案上的證據,的確沒有。
但是後世人對於曹操個人性格的評價和總結,他是看過不少的。
以曹操的性格來推斷,就能比較輕易的找到此番曹操所謂聯合荊州劉表的舉動所潛藏著的貓膩了。
劉協估摸著,曹操這番舉動,多半是把劉表以及他麾下的荊州集團當成吸引長安軍火力的替罪羊了。
而之所以要找一隻替罪羊,除了曹操想將麾下軍隊撤走,不願意再和長安軍發生交戰……至少,不在此地交戰,就成了一個非常有可能的答案。
這個推測是否合理,答案是否正確。
在劉協看來,並不重要。
因此他也沒有再向陳闖下令,讓錦衣衛去探查更多情報回來,以佐證他推測是否合理的舉動了。
原因很簡單。
冀州在誰手裡不重要。
無論冀州是在曹操手中,還是在劉表手中。
長安軍遲早是要打的。
而且相對於曹操來說,歷史上無論是能力還是心氣都遠遜於曹操的劉表,顯然是個更軟的柿子。
這一點從當初劉備創業初期屢次被曹操擊敗,到了荊州後,卻能讓諸葛亮直接攪動荊州內部風雲就可以看出來了。
無論是領兵作戰,還是御下手段,劉表和曹操的段位,差的可不是一個量級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