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三國:開局獲得神級傳承> 第三百零零章 正名問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零零章 正名問題 (1 / 3)

聖人有云,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徐榮和高順之言,對於知悉原先歷史的劉協來說,又何曾不知此刻的曹操早已沒了匡扶漢室之心。

但該做的事情,卻是一點也不能省的。

因為這裡面牽涉到了一個非常重要,不容忽視的問題:正名!

向曹操下旨,令其投降,給予官職封賞,並非是想收曹操的心。

為的就是正名。

正名的意義在於,告訴天下人,長安軍出征,是師出有名,奉正討逆。

敢於反抗者,便是謀逆之人,在道義上,就矮了長安軍一頭。

至於曹操能不能被收服。

對於這一點,劉協比在場所有人的清楚,曹操的野心,可不是一個所謂的徵西將軍能夠滿足的。

而且即便曹操願降,劉協願不願意收服,還是兩說呢。

別人不知道,他劉協還能不知道司馬家族三代弒君奪權的故事嗎?

當然這些話,就沒必要告訴在座的徐榮、高順等人得知了,劉協自己心中明白即可。

在劉協的示意下,發往兗州的旨意很快便擬好了,交給輕騎兵,日夜兼程,跋山涉水而去,務必要在最短的時間內,交到曹操的手裡。

同時劉協麾下的一眾錦衣衛也沒有閒著,將天子下旨,招撫兗州之主的訊息傳遍四方,儘可能讓更多的人知道,從而在輿論上形成對曹操的壓迫。

劉協不指望僅憑這小小一招就能令曹操麾下數萬帶甲之士土崩瓦解,不戰而降。

但只要能給他造成困擾,無論這份困擾是大是小,都可算作是長安軍的得利。

優勢,不就是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嘛。

……

“長安天子下旨,欲封主公為徵西將軍,此中深意,頗耐人尋味啊。”

兗州城,太守府內。

曹操召集麾下謀士郭嘉、程昱等人,共同商討長安聖旨之事。

程昱捧著聖旨看了半天后,說道:“主公,臣以為,主公縱不應天子詔書,也不可妄動使者,理應寬待使者,尋一藉口,推諉此事,切不可中了長安天子奪名之計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