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報過後,鞠義上前稟報:“啟稟陛下,此戰末將所部先登營,共斬敵一萬七千餘,奪旗八杆,另有戰車、輜重等物資繳獲。”
鞠義報完後,張郃亦上前報道:“啟稟陛下,此戰末將所率平虜營,共斬敵二萬,奪旗十杆,另有袁紹軍武器、甲冑等物資繳獲,請陛下查閱。”
三將彙報打掃戰場的情況,皆是大勝歸來。
此戰長安軍可謂是佔盡優勢,斬將奪旗,不在話下。
唯一比較可惜的是,袁紹軍退而不敗,即便是在長安軍對其造成了不小傷亡的情況下,仍然保持了陣型的嚴謹性,在主將袁紹的命令下,各軍各部互相掩護進行撤軍。
這便讓長安軍失去了大舉追擊,擴大戰果的機會。
而趙雲主動請命,提議率領高機動性的白龍騎士團追擊袁紹軍,以作襲擾,也被劉協斷然拒絕。
三將彙報完軍情後,便齊齊出了營帳。
營帳外,張郃嘆息道:“可惜了今日大好戰局,若陛下能下令我等全力追擊,我有信心將袁紹軍大半人馬留下!”
“陛下,也有陛下自己的考慮吧,雖然錯過今日戰機,委實可惜,但如今我軍已佔據主動,袁紹軍坐守於北地郡一城之下,猶如籠中困獸,早晚必被我長安軍擒之。”
張郃之言,引起了鞠義的關注,接了一句話。
兩人皆是袁紹昔日舊將,如今遭逢舊主,可謂是振奮之餘,心中百感交集。
對視的眼神中,也不自覺流露出了慶幸。
二人皆想,若昔日未曾被田豐田大人所勸服,歸降長安,豈能有今日之榮耀?
恐怕這時候在袁紹麾下擔任將領的他們,早就死在了長安軍悍不畏死的進攻當中了吧。
“趙將軍,你為何一言不發?”
兩人從冀州舊事談起,洋洋灑灑聊了一圈,回頭卻見趙雲跟在他們身後,卻是沉默不語,一言不發。
“呃……無事,我先回營了,告辭。”
趙雲頓了頓,腦海中又浮現起陛下回絕他請命出戰追擊時的言辭。
陛下那番話,是何意呢?
趙雲起先以為,陛下之意,是先收束各軍各部,待重整旗鼓後,再行追擊。
然而當眾將率兵回到長安城下大營外駐紮後,陛下在帳中聽完了眾將彙報,卻仍然沒有半句話,令趙雲感到極為疑惑。
難道……
就這麼算了嗎?
趙雲不甘心。
回身望了望中軍大營的方向。
依舊是燈火通明,陛下此刻想必並未安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