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外。
中軍帳內。
北地郡外袁紹大軍集結的動向,第一時間便從各個渠道,送到了劉協的案前。
這其中既有長安軍軍中探哨所探查到的情況,也有混入北地郡內錦衣衛裡應外合送出來的訊息。
因此袁紹大軍一動,劉協這邊就已經得知了詳細的情況,便於應對。
“呂翔,諸位將軍的手下敗將罷了,此人不足為懼。”
帳內會議。
劉協笑著介紹了袁紹此次欲攻長安所派出來的主將。
“陛下,末將以為,劇守以待,不若主動出擊啊。”
在得知袁紹軍此番出戰主將乃是呂翔後,鞠義第一個上前,拱手說道:“末將明日願出城與那呂翔陣前廝殺,力斬其首,大破敵軍!”
鞠義已經搶了先,張郃不便搶攻,掃了他一眼後,同樣上前道:“陛下,末將願出城襄助鞠將軍作戰。”
兩人均願出城主動迎戰。
完成八百破五萬壯舉的趙雲並未與二將相爭,臉上神色鎮定,站在一旁,靜候天子指示。
“死守不利於打擊袁紹軍氣焰,出城作戰朕是贊同的。”
劉協先給予了張郃、鞠義二人積極求戰之心一聲肯定後,緊接著又道:“但據軍情所顯示,袁紹又從麾下四州之地,運送大軍幾十萬入雍州境內,此番來勢洶洶,不可輕視,著令明日兩軍齊備,分佈四方城門固守,若有餘力,隨時可向朕請命出城作戰。”
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內。
袁紹軍除了小規模的襲擾動作後,再沒發起過任何有威脅的進攻。
長安城四方城門自然也就沒有受到過任何像樣的威脅。
這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袁紹再度徵兵幾十萬。
雖然說按照劉協的推演,兵力膨脹到如此數字後,袁紹軍的後勤保障必然會出現問題。
但即便真的要出問題,這問題也不是一時半會可以爆發的出來的。
此番袁紹引兵來犯,有前車之鑑,必是含恨一擊,全力以赴。
戰略上要藐視敵人,但戰略上要重視敵人,劉協所下命令,便是穩守反擊,首先要保證長安城四方城門無虞,接下來長安軍若有餘力,隨時可出城作戰。
張郃和鞠義聞言皆是大喜,拜謝聖恩。
此前趙雲率領八百白龍騎士團精銳騎兵,以夜襲奪營,力克袁紹麾下大將張南的五萬大軍。
此戰戰報更是由當今天子劉協親自撰寫嘉獎通令,通告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