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策不敢稱,臣也只是略有思路罷了,陛下若有意,請聽臣一言。”
面對天子垂詢,田豐表現的非常謙虛。
“田卿儘管道來,朕正想聽田卿高論呢!”
面對謙虛的田豐,劉協隨及一頂高帽送上。
“呵呵,謝陛下,那臣就斗膽一言了。”
田豐拱手謝過天子贊言,清了清嗓子後,沉聲道:“臣知袁紹軍中,有一將領勇武非常,作戰勇猛,堪稱袁紹麾下第一大將!若得此人,袁紹軍餘下將領皆草木也,不堪一擊!”
袁紹麾下第一大將?
劉協挑了挑眉,略帶失望:“田卿說的可是那顏良、文丑其中一人?若是此人,就不必再說了,顏良、文丑乃是袁紹麾下嫡系,縱有如簧巧舌,恐也難說動其背袁而投長安啊。”
“顏良、文丑?非也非也,陛下誤會了!”
田豐聞言微微一笑,拍掌說道:“陛下,此人並非顏良、文丑也。”
“喔?不是顏良、文丑?”
這就觸及到劉協的知識盲區了。
印象中。
袁紹麾下,除了顏良文丑之外,起他還有能稱得上第一大將名頭的人嗎?
見天子面露疑惑。
田豐並不賣關子,振聲道:“陛下,此人姓鞠名義,此人乃是涼州人士,因自幼部族與羌人為戰,故精通掌握羌人的戰法,所部私兵都是精銳,銳不可當!”
鞠義?
沒聽說過啊。
劉協不動聲色,抬手示意:“田卿繼續說。”
“陛下,鞠義此人,本是冀州牧韓馥的部將。後因與韓馥有隙,鞠義率兵叛出冀州,韓馥親自率兵征討,卻反被鞠義大敗。”
“其後袁紹欲竊韓馥之位,入主冀州,鞠義聞訊引兵來援,共同逼迫韓馥出任讓冀州,從而讓袁紹反客為主,成功成為冀州牧,立此功勞後,鞠義從此便在袁紹帳下效力,獨領一軍!”
“袁紹入駐冀州後,公孫瓚率軍逼迫,後於冀州城外界橋處兩軍對壘,在此界橋之戰,袁紹屢陷危機,幸得鞠義所救,而且鞠義手下私兵善強弩戰術,勇武絲毫不下於公孫瓚麾下精銳白馬義從!”
“幾番連戰公孫瓚,鞠義身先士卒,將公孫瓚打的節節敗退,若不是其後戰場突變,一隻不知從何而來的部隊截斷了袁紹軍的追擊勢頭,恐怕公孫瓚軍就此而亡也說不定啊!”
田豐見天子側耳細聽,放慢了語速,細細道來。
聽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