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方向十里外有異動?
又有敵襲長安?
劉協瞬間皺起了眉頭,“查清楚了嗎?”
“正派人過去調查,臣以為城外已不宜久留,為江山社稷顧,請陛下速速回宮!”
簾外禁衛沉聲作答。
回城當然是要回城的。
這可不是四海昇平的和平年代。
小心無大錯。
劉協當然不會在安全問題上犯糊塗。
從善如流,命車駕迅速入城,但卻並未回宮。
“朕就在城樓上觀望,查明原因後,迅速向朕彙報。”
到得長寧門城樓上後,劉協不再走了,下令說道。
這其中的道理也很簡單。
若是當真有敵襲,那就必須要禦敵於長安城之外。
既然如此,那他回宮還不如留在長安城樓之上呢。
有他在這裡,至少這長寧門上下,絕無任何一個士兵敢於偷懶、懈怠。
而他若是回宮自困於高牆之內。
若是長安城門有失陷之危,那豈不是成了自斷去路的愚蠢行徑?
親自坐鎮城樓,命令傳達。
很快長安三軍俱動,嚴陣以待。
一股肅殺之氣逐漸在城樓內外瀰漫開來。
此時六部官員也有不少趕到長寧門城樓上的,也不知道是從哪裡得知了城門戒嚴的訊息。
御史中丞荀彧登上城樓求見天子。
見到荀彧後,劉協擺了擺手道:“荀卿不必再勸了,朕就在這長寧門上等候,不回宮,也哪都不去。”
“陛下!誤會了啊!”
荀彧滿臉焦急地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