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
袁紹肯定是要對付的。
曹老闆、劉皇叔他都沒打算放過。
在這兩個大BOSS面前。
你袁紹又算得了哪根蔥?
既然迫不及待的想要找死。
那劉協就只好勉為其難的成全他了。
但對付歸對付,方式方法還是要講究些許的。
直接興兵討伐。
這在劉協眼中,是下策中的下策。
雖說此前他御駕親征,率領長安三軍遠征冀州,也算是收穫頗豐了。
但真要算起來。
此前他率領長安軍遠征冀州時,其實並沒與當時實力最強的袁紹軍發生過大規模的正面接觸。
所僅有的幾次短兵相接。
也都是以拖字決,避字決為主。
主要是為了實現劉協想要達成的戰略目的。
在戰場上正面戰勝對手並不是當時劉協的首要選擇。
而從目前看來。
長安城內正在進行著如火如荼的分田運動。
其後還有劉協親自定下,荀彧負責執行的招人贈田運動。
這其中每一項政策,都事關長安未來發展。
在這樣的背景下。
若是再度興兵遠征冀州。
攤子就鋪得太大了。
再加上三軍歸來後,雖有趙雲的加入以及白龍騎士團的成立。
但從整體而言。
長安三軍若以兵力數量來排名。
毫無疑問仍舊處於天下諸侯的末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