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之後,項南的醫校、一笑堂和食為天均順利找到了店面。
一笑堂、食為天還是之前滄州的格局,門兒對門兒。至於醫校則挨著一笑堂,方便及時搶救病人。
店面找好之後,隨即就開始裝修籌備。
醫校,由靖王爺命名並題匾為【培德醫校】,希望它多培育有醫術、有醫德的良醫。
培德醫校隨即開始招生,限額四十人,每人每年學費是一百兩。一年那就是四千兩銀子,在當時,也算得上是一筆鉅款了。
喜來樂、胡素花兩口子努力半輩子,也就積攢了一百多兩銀子而已。
因為項南名聲在外,京城各路醫生都聽過他的大名,知道他的醫術高明,深不可測。而且還知道很多早已失傳的醫書,學問廣博,因此都紛紛前來報名。
其中,既有太醫院太醫們的子侄,也有京城中醫世家的傳人。甚至還有坑蒙拐騙的江湖遊醫,想進來學醫,以便將來好打著神醫的名號騙錢。
總之,從招生之日起,報名的人數就超過五百人之巨。
……
面對如此之多的報名者,項南也不是各個都會收。
首先是排除掉那些矇事的騙子。這一步很容易,很多騙子連湯頭歌都不會背,一試就能夠試出來。
然後再考望聞問切、針灸推拿、藥物辨識、丸藥炮製等諸多學問。如此,又淘汰了一批人。
即使如此,還剩近百人,搶這四十人的名額。
原來各位太醫、各大世家都明白機會難得。
項南今年收徒,明年也許就不收徒了。畢竟這年月朝廷都變來變去,沒什麼事是一成不變的。
因此他們都想在最短時間內,學到最好、最多的醫術,這樣才有助於家族傳承。所以派來的基本都是家族精英,醫術精湛、聰敏好學。
這就類似公司競爭,派商業間諜竊密,自然是選精明幹練、熟悉業務的間諜來。不然派個生瓜蛋子,學十年才出徒,那什麼都耽誤了。
眼見於此,項南只好用最後一招兒——比家世,來決定誰能入選。
誰的背景深,誰的地位高,誰的權勢大,誰就優先被錄取。
雖然這樣做,對其他學生而言,未免有些不公平。但那也沒辦法,古往今來,有權有勢的人,總是能享受更多優待。
這一點,直到現代,都未曾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