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南仔細翻閱著六部檔案,認真構思著將來的興國大計。
與此同時,高於明則在調查李釅挪用鑄佛用銅,鑄造私錢的事。
劇中,此案是李承鄞拉著曲小楓一起調查的。結果不僅沒能抓住李釅的把柄,反而被人家設計反咬一口。
偷雞不成蝕把米不說,還連累曲小楓遭李承鄴嫉恨,險些被下毒鴆殺。可以說是愚蠢之極、盲動之極。
其實,他大可以把蒐集到的線索告訴高於明。以高於明的手腕和勢力,自然可以把這件案子做成鐵案,讓忠王父子再無翻身之日。
這樣一來,既拉近與高於明的關係,又不用自己去衝鋒陷陣,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高於明在上京的勢力,遠比柴牧的潛龍使強得多。
他很快就找到了負責鑄造佛像的工匠,問清楚了他們鑄造佛像的詳細過程,弄清楚了李釅究竟是做了哪些手腳。
而後又透過木炭的大宗買賣記錄,順利找到了李釅鑄造假幣的作坊,就在忠王府私軍同昌軍的練兵所附近。
“他還真是狗膽包天,居然把作坊設在這兒。”高於明冷笑道。
“是啊,孩兒還以為,他會把鑄幣作坊藏於深山之中,沒想到他竟然玩起了燈下黑。”高坤也佩服的道。
若不是高於明也夠聰明,從木炭買賣入手,他們還真的險些錯過。
之所以從木炭買賣入手,是因為要將銅塊熔化,需要極高的溫度,因此需要大量的木炭。而京城之中,買賣如此大宗的木炭,不留下記錄是不可能的。
高於明點點頭。
他剛開始也沒想到,李釅的膽子如此大,但幸好沒有被誤導。
“父親,我們這次可以好好唱出戲了,或許還可以一舉將太子拿下。”高坤又道。
“貪多嚼不爛,拿下李釅就夠了。”高於明一聽,擺擺手道。
他知道太子剛立,李賾不可能這麼快,就將李承鄴的太子之位廢黜。那樣一來,不只是太子無能,更是他這位皇帝的無能。
高坤點了點頭。
……
之後幾天,就有朝臣紛紛上折,言稱如今世面上私錢氾濫,懇請皇帝下旨著有司查辦。
“聖上,如今私錢氾濫成災。千枚新錢中,官鑄錢只有四百,私錢卻多達六百,比官鑄錢還多出倍半,不可不察。”
“聖上,私錢鑄造如此猖獗,可見案犯膽大包天。一旦捉住必須嚴懲,否則難以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