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然見項南有這番見識,也很是高興。
「燕西,謝謝你的支援。」他笑道,「你的詩歌如今在南方也很受歡迎。《回答》、《一代人》、《相信未來》、《男兒當自強》……傳頌不休。連我們軍校的同學,都很喜歡你的歌。」
「那可真是我的榮幸。」項南笑道。
「燕西,你有沒有興趣一起去南方?」李浩然又邀請道。
項南笑了笑,「其實我對孫先生十分敬仰,也有心報效國家。只可惜我現在不是一個人,不能夠全部拋下投身革命,只能是默默地盡一份心力了。」
李浩然點點頭,倒也沒有強求,他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有犧牲的勇氣和奉獻的精神。
……
隨後,項南陪金潤之、李浩然又去香山探望了下父母。
得知兩人已經在南方結婚,私定終身,金銓夫婦不禁長嘆一口氣。
沒想到一向乖巧的女兒,居然如此大膽。
不過事到如今,生米已經煮成熟飯,他們想反對也已經來不及了。
「好吧,潤之,路既然是你們自己選的,腳下的泡也是自己磨的,那你自己就好自為之吧。」金銓點點頭,「我現在已經老了,腦袋也都僵化了,也管不了你們了。」
若在之前他還會勸金潤之回來,
切莫自誤。不過現在他已經不再是國務總理,這件事他也就不操心了。
「爸,您別這麼說,您始終都是我的父親。」金潤之連忙道。
「我只想最後提醒你們一句,政治的事,不是你們看上去那麼簡單。」金銓見她這麼說,又嘆了口氣道,「你們現在看到新黨各種開明,各種進步,只是因為他們還沒真正掌權。
陳勝吳廣、李自成、太平天國……造反之初,何嘗不是萬民擁戴,贏糧影從,但真正掌權之後又如何?不可不察。」
金潤之、李浩然只以為他是對新黨心存偏見,有意詆譭,因此並沒有聽進心裡去。
只有項南知道金銓不是信口開河,歷來都是打江山容易而坐江山難。
……
金潤之、李浩然在京城待了三天,隨後就又返回了南方。
而且,他們還拒絕了金夫人送他們的兩萬大洋,決定自力更生,靠自己一雙手養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