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兩人有錢的話,結果可能大不相同。
就像《致青春》中的陳孝正和鄭微。如果陳孝正的家境不是那麼貧寒,如果他的母親不是一味逼子成龍,他們的愛情本來會有個很好地結局。
寫文章對項南來說,真不是什麼難事,可以說是倚馬千言,文不加點。
而就在他寫文章之際,何悅、吳益進也陸續下班,開始炒菜、做飯。
項南沒有停筆,依舊寫著。
憑他的耳力,可以隨時察覺到他們什麼時候靠近,到時候再遮掩也是一樣的。
……
七點鐘,何悅推門進來,叫兒子去吃飯,“智勳,先別學了,吃飯去吧。”
項南在她推門的那一刻,就將稿子收好,拿出一份試卷放在桌上,何悅一點都沒察覺出來。
“知道了,媽。”項南隨即起身吃飯。
飯桌上的氣氛依舊壓抑,搞得項南都沒什麼胃口。
因此他很快就吃完飯,然後回到書桌前繼續寫稿。
到晚上十一點時,他已經寫了兩篇短篇,一篇六千字,一篇五千字。
都是那種酸文假醋、無病呻吟的青春疼痛愛情,在《萌芽》、《花溪》、《南風》、《少男少女》之類的青少年雜誌上很受歡迎。
十一點半時,何悅給項南端來一杯熱牛奶,“智勳,睡覺之前把它喝了。”
“我知道了,媽,謝謝你。”項南點點頭。
憑良心說,刨除吳智勳父母強烈的控制慾,和言語冷暴力之外,他們對這個兒子還算不錯。
不過這種不錯,就像是工人愛護機器、農民愛護牛馬一樣。他們的付出不是無私的,而是有目的,有代價的。
吳智勳必須達到他們要求的成績,才能夠換回這一切。
因此吳智勳才會恨他們,認為自己被他們當成了學習的機器,以至於在高考那一天,居然選擇棄考,以此來報復自己的父母。
不過他這種報復,其實是很幼稚的。
要擺脫父母的掌控,就要讓自己變得強大。相反,他卻選擇帶他們一起沉淪,結果害了他們,也害了自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