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也正是因為成龍的精益求精,才保證了《A計劃續集》的質量。
也因此這部電影雖然少了元飈、洪金寳兩大巨星的助陣,但是票房方面卻絲毫不輸《A計劃》。
最終,這部電影拿下兩千八百萬港幣的超高票房,為真功夫影業打響了開門紅。成龍也憑藉這部電影,證明了自己的票房號召力。
從此之後,他就是香江影壇名副其實的功夫巨星,真正地接了項南的班。
……
“阿龍,幹得好,你果然沒令我失望。”項南都特地打電話賀喜道,“今後,香江影壇都看你的了。”
“寧先生,這還要多虧您為我讓路。”成龍感激的道。
如果項南還在拍《警察故事》系列得話,他知道自己永遠不可能上位的。
因為香江影壇這潭水真的太淺了,養不起幾條大魚。一位巨星的崛起,就意味著另一位巨星的隕落。
就像七零年代,李小龍崛起之後,王羽就迅速過氣了。
項南的《警察故事》系列,跟他的《A計劃續集》風格一樣,都是熱血警探抓匪徒。而且項南比他更玩命,像二十層高樓飛躍這樣的危險動作,他都不敢輕易嘗試。
幸好項南從三年前開始,就拍《最佳拍檔》系列,改走搞笑路線。而且打鬥場面少了,用電腦特效的時候多了,所以導致了部分粉絲的流失。
而這部分喜歡硬核動作片的影迷,就轉頭喜歡上了他,才讓他得以順利上位。否則的話,有項南在,他鐵定還是老二。
“不用客氣。等你再拍一部大賣之作,把地位鞏固好之後,就來好萊塢發展吧,我已經幫你鋪好路了。”項南笑道。
成龍當年是九五年靠著《紅番區》才打入好萊塢的。當時,他已經四十歲了,雖然依然能打,但不得不說,巔峰期已經快過了。
項南想提早安排他進好萊塢,這樣的話,不僅有利於他的發展。而且還能為香江影壇騰出一個巨星的位置。
畢竟只要有成龍在,其他人想上位都難。
聽他這麼說,成龍更高興了。
身為有追求的電影人,他自然也很想當國際巨星。只不過,他也知道好萊塢不好混。
項南那麼能幹,當年都差點被踢出局。如果沒人鋪路,以他自己的實力,怕是根本闖不出頭。
“好,我一定。”成龍答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