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伏牛山還有一處雞冠洞,長約十里,上下五層,落差一百餘米。別說藏三五十人,就算三五萬人,都不在話下。
另外,伏牛山自古以來,就是道教名山。春秋時期,道教祖師老子,就在此歸隱修煉,因此被譽為道教祖庭。
北魏時期,即在主峰修建老君觀。後因戰禍,被焚。唐朝時期,道教興盛。唐太宗命尉遲敬德重修老君觀,並賜主峰為老君山。
萬曆年間,明神宗詔諭老君山為天下名山,併發帑金重建金殿。這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皇帝封為天下名山的山脈。
項南的太極拳法,大量理論來自道教,也因此令他由釋轉道。現在到道教祖庭落腳,冥冥中也是緣分。
“不過,伏牛山現在已被一夥強賊落草,咱們要去,怕是要和他們起衝突。”又一位豪傑道。
“那些強賊也是反閹義士?”項南問道。
“那倒不是。他們就是一夥強盜,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那位豪傑擺手道,“只是伏牛山易守難攻,他們又人多勢眾。所以,朝廷都不敢輕易去剿。”
“既如此,那就好辦多了。”項南點了點頭,“咱們就去為民除害,剷除這夥強賊。”
眾人一聽,都點點頭。
……
隨後,大家將金銀細軟收拾一番,抓緊時間出城前往伏牛山。
“凌道士,你留在城中負責打探訊息。”項南囑咐凌虛子道士道。
他的武功雖然不濟,但江湖經驗豐富,三教九流,無所不交,因此最適合打探訊息。而他們要反抗閹黨,就必須知己知彼,如此方能百戰不殆。
“放心,都交給我了。”凌虛子點了點頭。
他既懂一點醫術,也會占卜算卦、畫符驅鬼之術,因此在社會上吃得很開。販夫走卒、豪門大院,他都能夠出入,訊息自然靈通。
伏牛山距離洛陽城,足有兩百六十餘里。
因此,項南等人星夜兼程,足足趕了一天一夜的路,才終於趕到了伏牛山下。
隨後,他們在山腳下吃飽喝足,稍事休息,晚上趁著朦朦月色,就摸上了老君山的老君觀。
那裡原本是道教觀宇,唐、五代、宋時期都香火鼎盛。元朝時,元帝崇信藏傳佛教,藏傳佛教首領八思巴更被尊為帝師,因此道家衰落,老君觀香火隨之黯淡。
隨後,歷經戰火,老君觀損毀嚴重,道士們也都四散飄零。近幾年來,更被一夥強人佔據,由清淨道觀改為修羅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