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幾十年的老朋友,就這麼又重聚了。
“誰知道花彪去哪了?”項南好奇的問道。
“不知道,我也好多年沒聽到他的訊息了。”和美搖搖頭道。
她和楊朝在堔圳開公司,倒是能和項南、澄澄經常見面,在一起吃吃飯,聊聊天。
而二條做進出口生意,一年到頭飛來飛去,每年也飛香江十多次,跟項南也時常見面。
所以這麼多年,他們感情都還在。
但是對花彪,他們已經好多年沒有收到音訊了。
“我好像聽說他帶著奶奶的骨灰回老家了,在那邊當了一名小學老師。”楊夕忽然開口道,“不過我沒有去查實,大概是吧。”
“其實,他是咱們中,除李師傅外,最聰明,最能幹的人了。按說應該能創出一番事業的,沒想到會是這個結局。”二條聽完,都不禁感慨道。
和美、澄澄、楊夕都點了點頭。
項南嘆了口氣,知道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
像楊朝、楊夕、和美、二條,家境都不錯,可以提供非常好的保障措施,所以他們的選擇就比較多。可以繼續考研考博,或者拿一筆錢創業,反正家裡有資源支援。
但對花彪來說,如何填飽肚子,要比前途更值得考慮。所以他大學畢業後就選擇工作,沒有繼續深造。
否則以他的聰明才智,如果繼續學習,成為業內的大佬,絲毫不足為奇。到時候,他的所得,他的名望,絕對要比打工仔高得多。
假如他家裡有錢的話,他也可以拿錢創業。以他敢闖敢拼的勁頭,創出的事業,絕對也不會比二條差。
但可惜他家裡條件實在太差,不僅一貧如洗,還有個亟待贍養的奶奶,這些包袱壓得他喘不過氣,也讓他不敢冒險,只能顧眼前。
這就是窮人的悲哀!哪怕再有本事,再有頭腦,沒有資源也不行。
不過,在老家當老師,看似落寞,但對花彪來說,可能就是最好的選擇。
教書育人,培養下一代,把自己的知識教給那些跟他一樣貧寒的孩子,其實也挺有意義的。
……
“對了,孔小軍老師怎麼樣了?”項南問楊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