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東洋人種種倒行逆施,內地百姓的生活更加困苦,民不聊生。
為了逃活命,他們紛紛逃難來到澳門,使得澳門難民數量激增。
之前就已經有二十餘萬人,現在更是暴增到三十餘萬。
大街小巷、漫山遍野,到處都是逃難的人。
他們有的蜷在路邊,有的躺在過道,有的倒在小巷,上無片瓦遮頭,下無立錐之地,缺衣少食,苦不堪言。
項南見狀,都很可憐。
跟周清泉商議之後,又各自出五千大洋,搭粥棚給難民施粥。
雖然他們力量有限,救助不了太多人,但這國破家亡的時刻,能幫一點是一點。
……
六月,中途島戰役。
日軍四艘航母被美軍擊沉。從此之後,日軍喪失太平洋海戰的戰略主動權,敗勢已現。
七月,阿拉曼戰役爆發。
德軍、意軍和英軍、法軍在北非展開激戰。
雖然德軍取得短暫勝利,但傷亡及被俘的官兵卻有六萬餘人。
這也使得德軍、意軍在北非的軍事實力銳減,成為北非戰場的轉折點。
同月,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打響。
這場戰役一直打到明年二月份。德軍死傷多達一百五十萬人,損失慘重。
這場戰役的失利,使德軍實力銳減,再無力發動進攻。
八月,瓜島戰役打響。
這場戰爭一直打到明年的三月份,日軍陣亡人數就有兩萬人。
這場仗打完之後,日軍在南太平洋徹底失去主動權。不得不由戰略進攻,改為戰略防守。
……
由於在南太平洋損失慘重,日軍不得不抽調精銳部隊,前往南洋參戰,這也使得內地日軍實力大大衰減。
從此之後,鮮少再發動大規模戰役,改以戰略相持為主。
因此四二到四三年,大型會戰少了,但是小規模戰鬥卻還非常多。
而且有關日軍橫徵暴斂、燒殺搶掠的新聞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