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轉眼又五年過去。
劉姥姥第三次拜訪賈府。
她如今已經近九十歲高齡,自知壽命無多,所以想最後來賈府請一次安,答謝當年賈府的救濟之恩。
當年,她二次來到賈府之後,光銀子就得到了五百兩。回家之後,她家也置了田地,成為了一個小財主。
另外,她從賈家帶回了那麼多好東西。諸如太妃賈母穿得上等禮服、成化官窯的小杯子、宮裡賞賜的上等絲綢、淸紗等等。
也讓她在鄉間大出了風頭,方圓幾十裡地的人,都知道劉姥姥家跟王爺府有關係,誰能不高看一眼。
別說村裡那些鄉里鄉親,就算是地保、里正、族長、地主、秀才、舉人,乃至大興的知縣都對她恭敬有加,稱得上是當地的頭面人物。
就連當地人們娶親,都請劉姥姥、王狗兒坐上座,奉為貴賓。甚至王家沒有功名在身,也不需要納稅和服徭役,所以王家很快就發達了,積攢了數千兩銀子的身家。
也正因此,劉姥姥對賈家感恩戴德,趁著還有一股氣,帶著外孫子板兒,帶著地裡種得瓜菜兒,最後一次來賈家。
……
賈母見到劉姥姥自然高興。
尤其是見她這麼有心,一把年紀還來看望自己,更是感動,因此專門大擺筵席宴請劉姥姥,並邀她再逛大觀園。
“這園子我自從上次逛過,就再沒忘記,總想著能再來一次就好了。今天託老壽星的福,我再走走,就算到那世也念老壽星的好處。”劉姥姥笑道。
項南也帶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等,陪賈母、劉姥姥再逛大觀園。而終究劉姥姥年歲大了,所以最終只逛了三處。
即使如此,劉姥姥依然唸了幾千聲佛。
劉姥姥這次在賈家住了兩天,隨後同板兒一同離去。
離去之時,賈母特地送了她一副上等杉木打造的棺材。
其實早在二三十年前,國內移風易俗提倡火葬之前,農村很多上歲數的老人家,都會提前在家裡準備好棺材。
這口棺材也被稱為“壽材”,做好之後,還會專門設宴慶祝,稱為“添壽”。所以送棺材也並不意味著晦氣,相反一副上好的棺材,對老人來說反而是一份厚禮。
劉姥姥得了這麼好的壽材,自然是感激不盡。
……
劉姥姥回去後半個月,便駕鶴西遊。
賈府收到訊息後,還特地派人弔唁。
兩年之後,賈赦去世。
他本來年紀就最大,而且又貪酒好色,一把年紀還老不修,光姬妾就娶了好幾個,因此身體早早就垮了。
項南也沒有特地幫他延壽,因此他七十多就去世了。
賈赦死後,賈璉承襲了他的爵位,稱為“輔國公”。
不過他雖然是榮國府的長子長孫,但因為賈母是太妃,賈政是榮王爺,所以榮國府真正的主子還是賈政、王夫人。賈璉、王熙鳳還是幫叔叔、嬸嬸理家。
賈赦去世後兩年,邢夫人也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