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來到正月,新的一年來到,賈府又開始慶祝新年。
這一年賈府有很多喜事。
比如賈元春順利誕下皇子,並被嘉興帝封為了太子;比如迎春定了國公府的公子做夫婿;比如賈家的姻親史家、王家都受到皇上重用等等。
這些都是值得大肆慶祝的事,因此賈家的新年弄得非常熱鬧。項南、三春、黛玉、寶釵、湘雲等自然也都盡情歡笑。
而新年過後,薛蟠十九、寶釵、迎春、邢岫煙十七,項南、李紋、薛寶琴十六,探春、黛玉、湘雲、李綺十五,惜春十三。
除了惜春之外,都差不多到了說親的年齡。其中迎春、薛寶琴都已經是有主兒的乾糧了,不用擔心。
項南、黛玉、探春、湘雲等則都到了說親的年齡。
賈母也準備給項南說親事。
按照《大明律》,項南作為榮王世子,是可以娶一妻兩妾的。
妻子為世子妃,妾室為側妃。而側妃雖然實質上是妾,但封建社會,階級遠高於一切。名義上仍然是主子。
就像皇宮之中,雖然正妻只有皇后一人,其他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等都是妾。
但是此“妾”非彼“妾”,臣子們見了照樣要下跪叩頭。
更何況項南不只階級高,本事更大,畢竟誰家不想要個神仙女婿。因此從前年起,給他說親的就不勝列舉。其中不乏王公貴族、一品大員等等。
……
不過對項南的婚事,賈母自有主張。
她決定把親外孫女林黛玉,許配給自己的親孫子做世子妃;側妃則決定選自己的內侄孫女史湘雲。
還有一個側妃名額,則準備給四王八公之一北靜王水琛的女兒。
書中,史湘雲是說給了王孫公子衛若蘭為妻。
不過那是因為史家有意與四大家族切割,而且賈寶玉也實在是有點像扶不起的阿斗。
跟日薄西山的賈家、薛家不同,同為四大家族之一的史家很有先見之明,為了防止家族衰落,早早就開始做準備。
比如裁撤了針線工人,一切針織女紅,都由府裡的女眷們負責,為此能節省一大筆錢。其他方面就更節省了,比如史湘雲的零花錢就不多,籌備詩社還得靠薛寶釵支援。
而賈家當時已經顯出頹敗之象,就連冷子興一個外人都知道,史家自然知道的更清楚,所以不願把嫡親的女兒嫁過來。
並且史家是一門兩候,分別是保齡侯史鼐和忠靖侯史鼎。
相比起來,賈家除了賈母這位國公夫人外,賈赦只是一等將軍,而賈政只是工部五品官,到了賈寶玉這一代,已經沒有爵位可以承襲了。
如果他自己不爭氣,不考科舉得個官位的話,那他以後就是個白身,最多就像賈璉捐個官。
而捐官在歷朝歷代都是不受重視的。那些捐來的官,絕大部分一輩子也撈不著實缺。沒有實缺就沒有實權,自然也就撈不著好處。
因此在書中,賈寶玉雖然非常受寵,被人說是“活龍”、“鳳凰蛋”,但其實在貴族圈,他的身份並不算尊貴,隨時有階層滑落的風險。
再加上他又是出名的不愛讀書,不愛科舉,註定與仕途無望,因此史家自然不願意與賈家結親,他們為湘雲選的是王孫公子衛若蘭。
衛若蘭是神威將軍的公子,湘陰候之孫,齊國公之外孫,因此在貴族圈頗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