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拯救諸天單身漢> 4673【公主復仇記】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4673【公主復仇記】 (2 / 2)

娜菲迪莉前往赫梯帝國,不知道是會被抓住,還是會被尊為座上賓?

“有意思,慢慢期待吧。”項南點頭笑道。

……

塞提一世授首,莫爾納投降之後,整個埃及都歸於項南統治,沒有王公大臣、諸侯貴族膽敢反對他。

項南也因此得以抽出精力,大力推行民生善舉。

他先是召集奴隸,在紅海岸邊的摩薩烏姆開採鐵礦。

這裡是埃及四大鐵礦之一,儲存有七百多萬噸的鐵礦石,鐵含量百分之四十五,算是富鐵礦。

鐵器相比銅器而言,硬度、強度、延展性都強出一籌,因此相比銅器,鐵器更適合加工成武器和生產工具。

因此冶鐵被視為是文明的標誌之一,哪怕到了近現代,一個國家的鋼鐵產量,依舊標誌著一個國家的工業實力

項南在這裡開採鐵礦,也是希望在全國推廣鐵器。

埃及人雖然上千年前,就已經學會冶煉青銅器,但是青銅價格昂貴且鑄造不易,到現在為止依舊只有貴族階層才能使用。

平民和奴隸仍然只能使用木製和石制工具,大大降低了他們的工作效率。而推廣鐵製農具,就有助於提升工作效率。而鐵製的兵器更加鋒利,也有助於提升士兵的殺傷力。

開採後的鐵礦會在當地進行冶煉。

項南為此特地命人在當地興建高爐,用來冶煉鐵礦石。等礦石冶煉成鐵,再用馬車拉回底比斯,在鑄鐵坊鍛造成兵器和農具。

……

除了開採鐵礦鍊鐵之外,項南還推行了造紙術。

古埃及有莎草紙,是用莎草紙的莖編織而成的,為了保證不散,還要在上面撒上膠水。這種紙,跟中土的造紙術完全不同。

不過這種紙,在歐亞非已經算重大發明瞭。莎草紙一直用到公元八世紀,才被阿拉伯的紙張取代。而阿拉伯人的造紙術,則是從唐代傳過去的。

項南推廣造紙術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民眾的識字率,以便提拔賢才,罷黜庸才,從而更好地維繫統治。

而且識字率上升,也有助於教化百姓。知書才能達理,才知道守規矩,才知道服王法。不然渾渾噩噩,糊里糊塗,這樣的愚民愚婦更難管理。

另外就是推廣高產作物,紅薯、土豆、玉米都比小麥、大麥產量高,產量高就能養活更多人口,從而刺激人口的增長。

埃及三百萬人口並不算多,這麼點人口數量,一旦疆域拓開就會被攤薄。

而且擊敗其他國家之後,通常會將人口吞併,而如果主體民族人數不多,就很容易被人家同化。

就像清朝入關之後,沒幾十年光景,旗人就已經被漢人同化。旗人說漢話,取漢姓的比比皆是,連乾隆皇帝都多次下旨,要求旗人必須會滿文、用滿姓。

因此項南希望埃及人口最起碼增長三倍以上,達到一千萬級才不那麼容易被同化。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