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牙買加獨立了,看似跟之前不同了,但其實跟之前沒什麼兩樣。還是她爸爸做統治者,只不過名字由總督改為了元首而已。
項南點點頭,“變有變的好處,獨立之後,不用再聽宗主國的話,自己可以說了算了。而且稅賦也不用送去英國,可以留下來自己搞發展。
不變有不變的好處,韋瑟比先生已經擔任總督近二十年時間,皇家港的人都已經習慣了他的管理,貿貿然換人也不是好事。”
“我希望島上可以建學校,另外把路好好地修一下。”伊麗莎白點頭道。
“我也覺得應該如此。”項南點頭笑道。
英國殖民皇家港只為掠奪財物,因此並不在意島上的發展。殖民至今已有百年多時間,但是一座學校都沒有建起來。
像伊麗莎白這樣的富家小姐,還有錢請得起私人教師。但是那些窮人家的孩子,就只能放任自流,根本沒有獲得教育的機會。
而皇家港的路基本都是泥路,坑坑窪窪,一下雨就會變得格外泥濘,走路都粘鞋。但因為絕大部分稅賦都送去了英國,所以皇家港根本無錢修路、建學校。
……
隨後韋瑟比撥款建學校、修路,此舉也受到了島民的一致歡迎。
他們早就渴望島上能夠建一所學校,能夠讓他們的孩子讀書識字了。
其實不止中土有重學的傳統,歐洲同樣非常重視教育。因為在當時,讀書是平民少有的向上攀爬的途徑。
比如法國作家司湯達的名作《紅與黑》,主人公於連就是位木匠的兒子,因為熟記拉丁文的《聖經》而成為了一名家庭教師,之後更是在侯爵府做秘書,差點就攀上了侯爵的寶貝女兒,一躍成為人上人。
可是之前英國殖民者和東印度公司,對殖民地盤剝的太厲害,不僅屢次加徵稅賦,而且還將大部分稅賦捲走,只留一點點給殖民地。
這點錢光發公務員的工資,就已經捉襟見肘了,自然沒有辦法搞什麼基建。
但現在不同了,牙買加已經獨立,所有稅賦都可以自用,因此韋瑟比總督也有錢建學校了。
而修路對百姓來說,也自然是好事。
畢竟沒誰希望整天走爛泥路,弄得一腳爛泥巴。
如果鋪上石頭,再好好修修下水道,那麼就算牙買加雨季很多雨,也不用擔心出不了門了。
因此韋瑟比的民生善舉,在牙買加贏得一片好評,人氣都陡然增加了很多。
這也讓老爺子鬆了一口氣,不然他總擔心自己哪天睡著覺,就被恨自己的教徒抹了脖子。
……
牙買加宣佈獨立之後,中南美洲已經基本沒有殖民地了。
隨後在美利堅聯邦軍隊,以及當地信眾的進攻之下,墨西哥的西班牙殖民者,加拿大的法國殖民者,也都節節敗退。
最終兩國的殖民者都在投降書上籤上了自己的大名,而墨西哥和加拿大也隨即宣佈獨立,兩國也都像美利堅聯邦一樣,施行聯邦制,好些州都把自己的州教定為了女神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