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英聯邦、美聯邦等國同樣派兵增援歐洲大陸的反抗戰爭。
在他們的大力支援之下,最終,法蘭西、奧地利、普魯士、匈牙利、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瑞典等諸多國家的反抗者都取得了勝利。
那些國王、貴族都被迫投降,取消貴族頭銜,特權地位等,淪為平民。而各國的基覩教也失去國教的地位,同樣也失去特權。
如此一來,他們就需要跟女神教會平等的爭奪信徒,而項南相信他的女神教會爭奪信徒的能力,一定會強過基覩教。
因為女神教會的信徒更加虔誠,凝聚力更強,而且傳教的積極性更高。
最重要的一點是,女神教會沒有退出機制。一旦判教,就會罹患惡疾,所以只能留在教會。如此只進不出,數量自然有增無減。
而基覩教是沒有這種機制的,他對信徒的約束力遠沒女神教會強悍。民眾上不上教堂,做不做禮拜,都不強制。
當然,這說的是十八世紀,經過宗教改革後的基覩教。
在此之前,基督教還是很有約束力的,如果一個人不信基覩,不去教堂,就會被認為巫師、女巫、異教徒而受到懲罰。當年獵巫運動,可著實錯殺了不少人。
而隨著歐洲的節節勝利,非洲、澳洲、南洋、印度的反抗鬥爭也都取得了勝利。
澳洲正式獨立,跟美聯邦一樣,成為聯邦制國家,非洲的莫三比克、安哥拉、獅子山、黃金海岸、象牙海岸,亞洲的南洋、印度等則在獨立後成為政教合一的國家。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次大陸在十八世紀只是被英國、法國、葡萄牙等佔領了一些土邦和據點,並沒有被殖民者全部佔領。
而反抗者基本也都來自這些土邦、據點,佔印度次大陸人口的比例,怕連百分之一都不算。因此絕大部分印度人,仍然還是還是信奉印度教。
……
“如此來說,只差非洲內陸、中東地區、俄國、印度和中土,沒有多大的改變。”項南端詳著眼前的地圖道。
非洲內陸多叢林,多野獸,還是一片蠻荒地帶,雖然有人生存,但是直到如今,外人還沒有探尋到那裡。
而中東地區信奉天方教。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雖然如今有些衰落,但照樣是該地的霸主。不打敗它,是很難把宗教傳過去的。
俄國是在北方苦寒之地,地處內陸,遠離海洋,所以海洋女神教會在那邊並不強大,只有少量信徒而已,因此沒掀起太大風浪。
不過項南並不擔心,因為古代的俄國,一向都是效仿西方的。
彼得大帝當年繼位之後,專門派人到西歐學習科學技術,興辦工廠、建造船隻、發展貿易、改革軍事等等,幾乎可以說是全盤西化。
也正因此,隨著歐洲大部分國家都已經變天,項南相信俄國很快就會跟上的。他們甚至會認為,信仰女神教會會是時髦。
印度大部分地區現在還信印度教,而中土基本是佛道兩家,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女神教會沒有發展得可能,畢竟當年太平天國可是差點翻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