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又過去半年時間,在這期間,李閥已經吞併了三秦,隨後兵分兩路,一路從蜀道攻入天府之國,一路攻打燕趙的竇建德,攻城略地,所向披靡。
而洛陽的王世充則與瓦崗寨的李密連番廝殺。李密雖然有名望,得人心,但卻有些剛愎自用。
而且當上大當家後,害怕屬下也學他火併上位,因此變得畏首畏尾,不敢再輕易放權。這也導致將領帶兵時,束手束腳,無法盡展所長,因此連吃敗仗。
偏偏李密不反思自己的行為,反而認為他們是有意怠惰,是對自己不滿,因此對屬下越發嚴苛,導致瓦崗寨上下離心離德,聲勢相比之前大為降低。
反而王世充透過不斷打勝仗,逐步恢復了幾分元氣,甚至與冀州的竇建德聯盟,商議共同應對李閥。
宋閥則努力攻打宇文閥,以便將宇文化及徹底剷除,從而徹底佔領南方地區。經過半年奮戰,宇文化及的地盤相繼被宋師道攻下。
宇文化及眼見戰事不利,索性廢除了自己扶持的皇帝楊浩,自己自立為皇,國號為許,還加封了百官。
但最終證明這不過是一場鬧劇,宇文化及稱帝不足三個月,江都城便已被宋師道攻破,宇文化及在宮中放了一把大火,據說是和自己的宮妃一同燒死。
但又有人說,城破之時,親眼看到宇文化與兩名美女喬裝出城,所以他肯定沒死。
但不管他死沒死,他的軍隊已經被打光了。剩下他一個光桿司令,哪怕有天大的本事,也難以再挽回戰局了。
攻下江都之後,宋師道揮兵北上,攻佔徐蚌,兵指中原。
……
在這半年間,項南不斷磨礪自己的精神,苦練自己的意志,讓自己的精神越發強大,這也讓他越來越接近“劍心通明”的境界。
不過項南依舊沒有絲毫懈怠,而是依舊苦練不輟,爭取達到更高的境界。
在這期間,他還幫助宋閥多興建了幾座小高爐,打造了更多的火槍火炮,使得宋軍的戰力越來越強。
而隨著甘薯、土豆、玉米、花生、辣椒、西紅柿等高產農作物的推廣,宋閥雖然連年征戰,但是不僅沒有國貧民弊,反而人口數量還有所增加。
畢竟之前那些澆不上水,種不了水稻的丘陵、山地,現在也可以種甘薯、土豆、玉米,糧食產量大大增加,能夠養活更多的人口。
況且,宋師道打下的荊襄、江南一帶,也是魚米之鄉,向來富足的。那些地區也開始種植甘薯、土豆、玉米等,而且產量都很不錯。
另外,項南還主持修建了多艘五千噸級的鋼鐵輪船,不過既不是用風帆驅動,也不是用人力驅動,而是用蒸汽機驅動的。
這樣可以保證輪船不僅跑得快,而且跑得穩,就算是遇到大些的風浪,也依然能夠抗的過去。
輪船上還配備了數十門火炮,別說遇到海盜,就算是正規軍,面對它的炮火都很難逃脫。
項南準備這些輪船,一則,萬一宋師道與李世民爭霸天下失敗,就用這些輪船載著宋家軍前往南洋發展;
二則,如果宋師道真的爭霸天下成功,那麼這些輪船也可以往來運貨。五千噸的載重量,還不怕有翻船傾覆的危險,那麼運力就很驚人了。
清朝漕糧的貨運量,一年也不過三十二萬噸,利用五千噸的輪船,來回六十四次就夠了,比用載重只有幾十噸的漕船可強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