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宋師道軍隊用得火炮都是小炮,畢竟那些火炮要跟著軍隊走,太重的話運輸都是問題,所以那些野戰炮不過一二百斤重,用馬就能夠輕易拉得動。
而此刻韶關上的大炮,卻有數噸重,炮彈一顆就有幾十公斤,最遠能打到十幾公里遠,可以說比李閥繳獲的那批野戰炮可強多了。
因此當戰爭一打響,上百門大炮齊射,李世民麾下的攻城隊伍,立刻就被炸得人仰馬翻,根本接近不了韶關。最後只得丟下數千具屍體,狼狽撤離,項南也因此首戰得勝。
隨後,李世民不甘心失敗,他一邊繼續裝模作樣攻打韶關,一邊卻又偷偷派出海沙幫、巨鯨幫的船,將李閥的軍隊藉由海路,從淞江出發直抵珠海口。
如此一來,就可以繞過韶關這道雄關,從珠海口登陸,直接攻擊宋閥的大本營廣洲。
但是他這一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並沒有瞞過項南。事實上,只要項南喜歡,甚至可以住在他的大帳裡,聽到他對部下的一切指示。
隨後,項南便御劍來到大海之上,對準巨鯨幫、海沙幫的運輸船,就來了一招“呼風喚雨”。
剎那之間,原本平靜的海面上就狂風大作,暴雨傾盆,大浪滔天,波濤洶湧,緊跟著幾十艘海船或滲水,或相撞,或傾覆……無一倖免,上萬李閥軍隊也因此全部落水。
巨鯨幫、海沙幫遭此重創,短時間內,也無法再第二次發動襲擊。畢竟一艘海船價值不菲,而且要造一艘海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
海上偷襲失敗後,李世民只得再次採取迂迴戰策,準備從永州攻入桂州,然後再從桂州出兵東征。
但他的計策依舊被項南提前洞悉,在李閥的軍隊從永州出發,趕往桂州的時候,在路過靈川縣時,忽然遭遇暴雨天氣,跟著山崩地裂,泥石俱下。
傾瀉而下的泥石流,不僅堵塞了道路,而且還將大半李閥軍隊活埋,死傷超過五千餘人。
隨後,李閥運往前線的糧食,也三番五次出事。不是被大雨打溼之後發芽、發黴,就是被人放火焚燒……導致軍中的糧荒越來越嚴重。
而且,由於北方計程車兵不耐南方的溼熱天氣,導致很多人出現腹瀉、感冒、發燒、打寒蟬之類的現象,疑似感染了瘟疫。
不到半個月時間,原本還士氣昂揚、威武雄壯的李閥軍隊,就變得士氣低落,軍心渙散,人困馬乏,疲病交加。
面對這種棘手的情況,李世民都倍感無奈。
他是非常想打下嶺南,實現一統。畢竟他知道宋閥的實力,實在太強了。
他們的糧食產量高,裝備也強的離譜,尤其是鋼鐵和火炮,比他們李閥所用的武器都強出一大截兒。
因此如果不能一口氣打下嶺南,等宋閥喘過這口氣後,它肯定會再次派出大軍北征。到時候,李閥就算能一次一次打退宋閥的征伐,也會付出相當慘重的代價。
甚至萬一打不退的話,李閥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很可能就會再次傾覆。因此李世民非常想打下嶺南,消除宋閥,可是偏偏有心無力,讓他一時間頗為焦灼。
而這時候,偏偏又出了兩件事,讓他更加頭大。
一是因為他攻打嶺南失利,使得他大哥李建成趁機奏讒言,希望取代他領兵;二是因為冀州的劉黑闥從突厥成功借兵,並率軍攻打李閥。
李淵派出四兒子李元吉率兵應戰,結果卻是節節失利,損兵折將,使得劉黑闥聲勢大震,也導致其他地方人士變得蠢蠢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