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要經營好大後方,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宋閥畢竟還是欠缺人才,短時間內,沒有那麼多合適的人管理。
不過項南並沒有參與這些戰事,這段時期他除了陪宋玉致外,就是在參悟自己的劍意。
……
所謂劍意就是劍道的更高一層境界,超脫了所有的劍招概念,劍隨意動,意隨心動,劍心通明,燭照萬物。
對自己、對敵人、對環境都瞭如指掌,不受任何幻象、偽裝的影響,知己知彼,自然百戰不殆。
通俗來說,高手比武,要對自己、敵人和環境都非常瞭解。
《多情劍客無情劍》中,李尋歡在與人決鬥之前,都會提前踩點,對環境做詳細的調查,做到心中有數。
但是很多時候交手是突然發生的,不會給你任何準備的時間。
這時候,一旦掌握劍意,達到“劍心通明”的境界,對自己、敵人、環境都有相當瞭解,自然就多了幾分勝算。
而劍客比試,通常都分虛招,實招,或者故意露出破綻,誘人進攻。
好像黃藥師的落英神劍,虛實結合,有五虛一實、八虛一實,甚至虛能轉實,實能轉虛。
如果分辨不清是虛招、實招就胡亂出手,那不僅徒勞無功,還會給對方製造機會。
而且《大唐雙龍傳》中,慈航靜齋、魔門的武功都非常詭異,都融合了幻術、精神攻擊,往往令人防不勝防。
比如婠婠的天魔音、師妃暄的簫聲,都能直接影響人的精神。
原著《大唐雙龍傳》中對於武功的描寫更加恐怖,祝玉妍的《天魔力場》甚至能讓人產生空間塌陷的錯覺;
石之軒的《不死印法》則能迅速逆轉體內生死之氣,以測敵、知敵、惑敵的方式,將對手的真氣化為己用,以此來攻擊對手,是一種極之高明的幻術。
當然因為劇版成本有限,所以原著中《天魔力場》、《不死印法》都沒很好的呈現,全部改成了“力大磚飛”,完全靠功力莽上去的粗野功夫,不得不說是一個極大的遺憾。
如果能夠看穿敵人出招是虛,是實,是幻象,是真實,自然就能夠隨機應變,做出最正確的決定。
因此劍意非常的重要。
一旦領悟之後,基本就能立於不敗之地,哪怕打不過也能及時逃得掉。
就像寇仲、徐子陵,掌握了“井中月”的境界之後,雖然還是屢屢吃癟,但是就算打不過也能逃得掉。
所以項南開始參悟自己的劍意。
而要參悟劍意,就要修煉心靈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意念的力量。
簡而言之,精神力越強大的人,才擁有更強大的感知能力、分析能力和應變能力。
項南雖然已經是其中的佼佼者,智商超群,感知、分析、應變能力也相當強,但仍是不夠用,因此他準備去淨念禪院,得到苦修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