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二年,邱英傑正式大專畢業。
他放棄了留在學校的機會,選擇回到乂塢工作,回報家鄉。
他的回來,讓縣裡很是高興。
八零年代,大學生是天之驕子,還是相當受捧的。尤其乂塢,整個縣也沒幾名大學生,就算考上大學,也很少會回到貧窮的乂塢工作。
邱英傑算是第一位,因此受到熱烈歡迎,並被委以重任,擔任乂塢辦公室副主任一職。
而他回到乂塢之後,就力勸縣裡放開手腳,對民眾經商給予支援。不要再對雞毛換糖、街頭擺攤這種行為進行打擊。
他的建議對縣裡影響很大,因此縣裡經過研究,最終拍板,發出公告,鼓勵民眾經商,不再對雞毛換糖、街頭擺攤等進行打壓。
其實這之前,乂塢的個體戶已經非常多了。
按照項南的建議,很多小商小販都藉著待業青年的名義申請了營業執照,戴紅箍的也不敢管。
但這麼做,總還是有點鑽空子的嫌疑,名不正言不順,多少還是有點心虛的。
而如今公告一貼,這些生意人算是徹底放開手腳了。一時間,乂塢的商品貿易越發蓬勃發展起來。
邱英傑也在隨後提出了“建設乂塢小商品批發市場”的計劃,要讓乂塢向武漢、溫州學習,吸引天下的生意人來乂塢做生意。
而他的這一計劃,同樣得到了縣裡的支援。
……
“這位邱主任不愧是大學生啊,目光就是長遠,居然想到建設小商品批發市場。行,這個市場一旦建成,咱們乂塢的經濟肯定騰飛。”陳金水笑著說道。
這小商品批發市場就像敲糖的坐坊,而來乂塢採購小商品的人,就相當於敲糖的擔頭。但是論規模卻比敲糖大出幾萬倍、幾十萬倍。
就算一件小商品只能賺取一二分錢的利潤,一旦規模上去,這個利潤也是相當可觀的。
而且上游生產小商品的工廠、作坊、個體戶也能跟著受益,養活乂塢幾十萬百姓不成問題。
也許以後乂塢人再不用餓肚子了,這對百姓來說,就是最好的事。
“是啊,這位邱主任真是一位好官,能官。”陳江河都附和道,對邱英傑都欽佩有加。
他倆剛參加完縣裡給個體戶開得大會,會上縣裡提出要建立乂塢小商品市場的計劃,讓他們感覺十分振奮。
“金水叔、雞毛哥,你們也在,聊什麼呢,這麼熱鬧?”這時項南走過來,笑著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