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過後,大家各自回家。
“孩子他爸,你郵回來的三千塊錢是怎麼回事啊?”張久香好奇地問陳金土道。
陳金土這次出去沒幾天,就往家寄回了三千塊錢,讓張久香大吃了一驚,不曉得這筆錢是怎麼來的,所以她這些天擔驚受怕,食不安、寢不眠。
“哎呀,這說來就話長了。我跟你說,咱兒子可出息了。”陳金土笑著將兒子用一顆糖,換了個寶貝的事跟媳婦說了。
“我的天吶,什麼碗吶,居然值那麼多錢?”張久香聽罷,都驚訝的嘖嘖稱奇,隨後又忍不住抱著兒子,親了好幾口,“哎呀,兒子,你可真是有福氣。三千塊呀,咱家可算發了。”
當時陳家村的村民,一年到頭辛勤勞動,也不過賺百十來塊。可以說,甚至都不夠吃得。所以他們才會冒著風險,受著辛苦,到處敲糖賺錢。
其實若非被生活所迫,誰又願意冒這種險呢。
而如今兒子一個碗就賺了三千塊,是其他村民一輩子的收入,實在是太能幹了。
她也已經把這筆錢存銀行了,存了五年的死期,到時候能得一百五十塊利息,都能買輛腳踏車了。
吆喝、聚人、砍價、敲糖,百伶百俐,他都不用摻和,兒子自己就把生意做得明明白白。要不是兒子年紀還小,他都有心下回出門,讓兒子自己挑擔去闖了。
再說雞毛跟他不同。他看上去是個孩子,其實卻是壽逾千歲的老怪物,還繼承了那麼多的知識、智慧,表現超絕是很正常的事。
“爸,別那麼說雞毛哥,他表現也不錯了。”項南見他這麼說,開口勸道。
閒談莫論人非,畢竟隔牆有耳。這話萬一傳到人家耳朵裡,不是平白的惹一場是非麼。
南方臘月二十四祭灶。
“那也比不上你。”陳金土笑道,“行了,今天是小年了,咱做點好吃的,好好祭祭灶王爺,也祭祭咱們的五臟廟。”
“灶王爺,多保佑,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我們闔家老小給您叩頭了。希望新的一年,也繼續保佑我們家,保佑我們平平安安,廣發財源。”陳金土一邊燒紙,一邊虔心祈禱道。
“金水平時總誇雞毛多機靈,其實行不行還得事上見。”陳金土得意洋洋道,“雞毛這次的表現,明顯不如咱大光。”
因此陳金土真犯不上捧高踩低,拿自家孩子跟人家孩子比。
“給我的?”巧姑頓時一喜,“真的麼?”
“巧姑,這朵絹花送給你。”項南將自己買得絹花,偷偷交給巧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