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份,李珥買完房之後,很快就到了大一下半學期期末。
李珥也顧不上別的,立刻投入到功課的複習中。
項南一邊輔導她複習,一邊繼續炒自己的股票。
現如今,他的在內地股市已經賺到兩億,在港股和美股則是已賺到三億港幣、五億美元。
因為內地股市有漲跌板限制,除非頭天上市或覆盤的股票,就算項南加十倍槓桿,也只能賺一倍的錢。
相比起來,港股、美股沒有漲停板限制。一隻股票一天股價漲幾十倍、跌去好幾成都是有可能的,全看投資者的眼力。
而項南的眼力是最好的,畢竟他先後繼承了楚天闊、方展博、丁元英等人的投資眼光和經驗,對於股票投機不敢說是反掌觀紋,也是十拿九穩的事。
因此雖然他的起始資金只有五萬美元,但是他的資產卻是以指數級成倍增加。
這就像棋盤放麥粒一樣,哪怕最開始只有一顆麥粒,擺到最後,全天下的麥粒都還不夠。這就是指數倍增的恐怖之處。
不過雖然賺了這麼多錢,項南卻並沒有張揚出去,所以許瑞陽、莊美娟都不知道,兒子都成了億萬富豪。
……
六月末,復旦大學、同濟大學都放了暑假。
李珥沒有回東山,而是留在滬江,準備自己的新書。
她的《僅此一次的愛情》,出版之後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讀者都喜歡她的,她也因此一舉成名,還被稱為“美女作家”、“言情小天后”。
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是趁熱打鐵。趁著現在還有熱度,實體書市場還沒完全垮臺,抓緊時間再多出幾本。
不然的話,最多再過五六年時間,實體書市場就會全面崩盤了。
因為再過五六年,智慧手機就逐步普及了,電子書也會隨之普及開來。
到時候,除了對實體書特別偏好的人,否則絕大部分讀者看書,都會選擇用智慧手機看,實體書的銷量將會受到嚴重衝擊。
而且,智慧手機普及之後,聊天、遊戲、影片、新聞……各種各樣的娛樂休閒方式,也會擠佔人們的空閒時間。
所以世紀初,很多紅極一時的實體書作家,諸如韓寒、郭敬明、明曉溪、饒雪漫、安妮寶貝等等,最近十年不是選擇轉型,就是被迫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