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的話,他倆也能賺一兩百萬,不敢說多趁錢,起碼在古城也算上流人了。
可惜,天下沒有後悔藥賣。
……
七月十三號,格律詩和樂聖公司在開庭之前,進行了證據交換。
樂聖拿到肖亞文準備好的證據後,立刻就傻了眼。
他們都沒想到,格律詩一號那麼漂亮、那麼時尚、那麼新潮的音響,居然會是王廟村一夥農民做出來的,簡直顛覆了他們的認知。
他們連想都不敢想,格律詩公司的產品,就是這種手工作坊、土法煉鋼的產物。
因為村民的生產成本極限壓縮,所以就算音響賣三千四,一樣有錢可賺。如此一來,樂聖起訴格律詩以低於成本價傾銷,構成不正當競爭的理由就不成立了。
所以,官司差不多是輸定了。
看到這樣的結論後,樂聖公司董事長林雨峰也驚了。
因為當初樂聖打官司,是因為格律詩音響售價太低,衝擊了樂聖自己的銷量,而且還讓樂聖背上了“黑心暴利”的標籤。
為了撕掉這層標籤,重塑樂聖“價廉物美”的形象,他才跟格律詩打官司的,本來他還以為贏定了呢。
因為他派人核算過格律詩一號的成本,在音響生產大省的南方,代工廠家生產同樣規格的音響,即使規模化生產,每套成本至少也要四千二百元。
這個價格在全國範圍內,都幾乎是最低的了。
一來南方都是規模化生產,能有效的壓低成本;二來南方有大量廉價勞動力湧入,用工成本也能壓縮。
所以他堅信格律詩賣三千四,真的是以低於成本價銷售,因此他才有足夠的信心打官司,還聯絡媒體大肆炒作,甚至宣稱輸了官司,自己就在總部跳樓。
現在這個官司已經被炒得沸沸揚揚,引起了全國的關注。
若樂聖輸了官司,那就真的完蛋了。
一來,樂聖“黑心暴利”的標籤算是撕不下去了,從此之後,就會成為發燒友的一生之敵,沒有人會再買樂聖的音響。
那麼樂聖公司的生產、銷售就會陷入停滯,它龐大的債務就會把它徹底壓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