僱傭兵不會對任何人效忠,他們只關心能不能及時發放薪水。因此如果可以給他們足夠的錢,他們願意為任何人打仗,而且戰鬥意志非常頑強。
法蘭西大革命期間,路易十六為了保護自己,就僱傭了七百餘名瑞士僱傭兵,和十幾萬起義民眾打。最後七百多名僱傭兵全部戰死,無一人逃亡。
因此僱傭兵是非常不錯的選擇,能夠幫忙打仗。
而且項南不會長期駐守克宮,他將來還要回京城去。克宮這邊,他雖然會留下一支軍隊,但就算是五萬大軍全部留下,相比三千萬羅剎人也是小數字。
所以他也需要一支僱傭兵來維護對該地區的統治。
在僱傭兵、新軍和蒙國聯軍的攜手攻擊下,不願效忠的多個總督被消滅,比如雅羅斯拉夫爾州、坦波夫州、普斯科夫州等等。
他們這些州的駐防軍,始終還是敵不過新軍的超強火力,悍不畏死的僱傭兵,以及殺嗨了的蒙國各部,最終被殺得大敗。
如此一來,其他不願投降的各州,見狀也只能選擇效忠。
……
與此同時,由阿桂率領的東路大軍,攻下布拉茲克之後,一路往西也抵達託木斯克,稍事休整之後,繼續往西打下了喀山汗國首都喀山。
喀山早在十一世紀時,伏爾加保加爾公國就在此建城。十三世紀,蒙國覆滅了伏爾加保加爾公國,將其納入金帳汗國的統治。
十五世紀,金帳汗國日益衰落,喀山汗國獨立了起來。但獨立不到百年,喀山汗國就被羅剎國兼併,喀山城也因此稱為沙俄的一座城池。
這座城池經營數百年時間,是羅剎國中部最重要的城市,人口超過三十萬人。但是在清軍的攻擊下,依舊沒能堅持多長時間便被攻下了。
喀山攻下之後,東路軍稍事修整,隨後繼續出發,一路往南,打到了伏爾加格勒。伏爾加格勒地處歐、亞兩洲之間的過渡地帶,是天然的水陸交通樞紐,這也註定了它將擔當重要的角色。
羅剎國在一五八九年在此地建城,是它意圖控制高加索地區的跳板。高加索地區雖然多山脈,土地也貧瘠,但卻是奧斯曼帝國、波斯帝國、羅剎國三方勢力犬牙交錯的地方,常常在此地爆發戰爭。
而控制了伏爾加格勒之後,阿桂在此地奉命在此地進行修整。因為馬上就要到十月份了,到時候氣溫會到零下三十度,這樣的氣溫十分令人難以忍受。
歷史上,羅剎國多次被入侵,甚至首都都曾被焚燒過,但最終敵人不得不撤退,原因就是承受不了這邊的苦寒。
項南也知道這點,所以吩咐阿桂在城中修整,躲避嚴寒。
與此同時,他還飛鷹傳書,告訴大阿哥永璜,命工部著手修建從京城通往西域的鐵路。
到時候,他也會從克宮修鐵路,一直修到西域。到時候,兩邊一聯通,羅剎國以及沿途的玉茲國、葉爾羌汗國、浩罕汗國等都將納入清朝治下。
 本章完